第四十一章 尾大甩不掉(第1/2页)倾汉

    PS:求收藏,求点击,求推荐……

    ————————————————————————

    就这么……收到郭嘉了?!

    韩非如置云里雾中。

    来有着赌约在,韩非倒是有着至少九成的把握收到这个难得的人才,但是,在他的计划中,在他想来,那至少也得是在他能得到并州之后的事。

    高人嘛,就应该有个高人的样,都不会轻易的择主,诸葛亮还得刘备三顾茅庐,在韩非的眼中,郭嘉并不逊色诸葛亮。

    怎么就突然…还真是不按套路出牌啊!

    韩非几有一种做梦的感觉。

    抬头看看天……嗯,这做得还是白日梦!

    好美的一个梦……

    兀自掐了自己一把……咝!还真是疼啊!

    看着郭嘉、田丰远去的背影,韩非傻傻地笑了,笑得很是灿烂……不按套路出牌么?呵呵,我很喜欢……

    *******************************************************************

    “奉孝,你不是在开玩笑吧?”韩非觉得不真实,田丰也没好到哪去。

    拜一个十六岁的孩子为主?

    尤其是这个孩子的父亲还健在,还是割据一方的诸侯,是自己的脑袋不够用了,还是郭嘉太疯狂?

    还是……这个孩子要脱离他的父亲自立?

    田丰的脑袋,很乱,他想不通啊!

    “你看我是在开玩笑吗?”郭嘉脸上不见了往日的笑嘻嘻,满脸正色的看着田丰,“元皓兄,你以为,何为明主?或者,在你的心中,明主的定义为何?”

    田丰似乎很是不习惯郭嘉突然间的一正经,闻言,先是愣了一下,既而,略是沉吟,道:“明主者,即贤明的君主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美哉,渢渢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故丰以为,若为明主,首先必须要有德。”

    郭嘉点点头,道:“元皓兄所言不差,然德者,君子比玉于德,即五德,也就是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也。仁者,仁爱之心,仁义也;义者,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别人有难的时候出头出手,能舍,帮人一把。非公子能为不相干的人仗义出手,事虽,却可见大,是为仁义也。元皓兄,袁初可能做到?”

    田丰默然,他知道,以袁绍的性情,根就不可能将自己置身险地,去救什么不相干的人。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是不知从何起。

    郭嘉笑了笑,又道:“至于礼……元皓兄,句不当听的话,你是弃韩文节而投的袁初,非公子纵是对你恶语相向,怕也不为过,然,你可见他有过失礼之处?礼者,视人以曲也,嘉不认为,谁做的比之非公子还要好。”

    “这……”田丰回忆了下,还别,韩非几次见了自己,都是对自己礼待有加。

    “智者,当是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为此。不瞒元皓兄,非公子对天下大势,看得比你我都要透彻几分,实为大智也。”见田丰无话可,郭嘉只是轻轻的一笑,继续道:“而信者,即人言也,是言无反覆、诚实不欺,虽只交往了几日,但嘉还信得过自己的这双眼睛,非公子,乃信人也。”

    “非公子曾为嘉描绘一出画面,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书读,人人有钱花……不存在剥削,不存在压迫……不怕元皓兄笑话,嘉却是动了心。兼之非公子才德兼备,嘉为何就不能拜非公子为主公?”

    田丰眼中光彩流动,好半晌,点点头,复又长叹一声,“奉孝之言,丰信得过,想不过,韩文节碌碌之辈,竟生得如此虎子,只可惜……”

    着,田丰脸上,升起了一丝的苦笑。

    很无奈,自己没有回头之路了啊!

    看着有些落寞的田丰,郭嘉眼中闪过一缕精光,“《史记·刺客列传》言:‘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袁初既不能容忍元皓兄正确的直言,又岂能算得上是什么明主?元皓兄,天下大乱在即,风云变幻莫测,莫等到万事皆定之时,方才后悔今日的犹豫。大丈夫处世,当断则断,言尽于此,还望元皓兄多做三思才是,嘉可不想日后同元皓兄战场相见。”

    完,淡淡地一笑,一拱手,飒然转身,飘然离去。

    望着郭嘉潇洒不羁的背影,那轻快的脚步,田丰,不觉得有些迷茫了,他又怎么看不出,郭嘉这是为找寻到了自己的明主,而身心俱爽。

    “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袁初不能容忍元皓兄正确的直言,又算得上什么明主……”

    郭嘉方才所言的话,好似晨钟暮鼓般,历历响在耳边。

    我,真的就走错了这一步吗……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