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晋阳王泽(第3/3页)倾汉

微微一笑,“能得王太守如此称呼,韩非求之不得。“

    “什么王太守¨远若是不嫌弃的,王某就托个大。直接称呼我一声‘季道兄’就是!”王泽一副你不这么称呼就看不起我的涅。

    “如此,韩非恭敬不如从命,季道兄。”

    “好!方才王某失态,学远莫要见笑才是。”

    韩非微微摇头,淡然一笑,也不见奇怪,范进在几十年应试不中的情况下,由于主试官周的抬举,应试及第〔不自胜下甚至疯掉了,王泽的兴奋,也属人之常情。闻言韩非淡声而道:“季道兄高才,韩非只有仰慕之心,何来见笑之?”

    并不是韩非有意的去恭维,实在是王泽来就有一定的才华,王佐之才那是扯淡,毕竟,王泽是王泽,不是他儿子王昶。但怎么,一州之才还是有的。再加上王泽乃是并州地人,韩非要想在并州站着,那么,拉拢一些地人,打压一部分的地人,势在必行,王泽这时候送上了门,韩非又怎会轻易的放过?

    很可能,争取来王泽,连带着王柔、王昶尽数到手,一举两得……哦不,一举三得的买卖,不做那就是傻子了。

    “区区薄才,怎入学远你之眼?王某虽是不才,但也浅识一些面相之术,我观学远,非是池中之鱼,他日,一旦随风气,扶摇直上九万里也!”王泽连连道。

    “哈哈,那可就要承季道兄的吉言了。“韩非哈哈一笑,旋即,又摇了摇头,轻叹一声,“至于明日之事,谁又能得准呢?就好比季道兄,虽然有一身的才华横溢,然若就此空待,官爵也不会从天而降。机会,只掌握在有准备的人手中,前程,还是搏出来的!”

    “学远之言,句句发人深省,见教得极是,王某受教了!”王泽面色一肃,欠身一礼。韩非的一番看似随意的话,对他的感触很大。是啊,机会只掌握在有准备的人手中!

    “学远,我等先前及刘伯安暗弱,却不知这天下间,谁人可称之为明主?”

    “这个问题很是令延纠结,”韩非苦笑了一声,颇是无奈的道:“每个人的眼中明主,都有不同的概念,如果你问许攸、郭图、颜良、文丑等人,他们一定会袁绍是明主;问韩当、黄盖、程普等人,他们会孙坚是明主……具体的,就要问季道兄你自己心中对明主的定义了。”

    “我?”邓芝想了想,言道:“时天下诸侯许多家,袁绍虽名满天下,但却也无有识人之能,若不是其家世无人能及,断不会有今日之成就,其他各路诸侯,前次讨伐董时就已是明显,一个个只图自己的利益,又有哪一人是为了大汉的江山?倒是那个曹孟德倒还有点意思,不过,实力不足,影响不到大势;刘表冢中枯骨,二子皆碌碌,刘焉年老,刘璋守户之人,实非明主也!至于王某所求明主,这……实在惭愧,王某心中,却也无完答案。”

    “其实,古来明主的概念,不过是宽仁爱士、勤政爱民,旁支虽多,但脱不得其根。《左传》曾言:美哉,渢渢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正所谓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顿了一顿,韩非转而问道:“季道胸,汝看那曹操曹孟德如何?”

    “曹操么?”王泽一愣,随即很快的道:“来我对其没什么印象,不过,讨伐董中,其之光彩,却是掩饰不下,除却学远你,再算上一个孙文台,期于众诸侯,难有比拟者。不过……不过我听许师评他为乱世之奸贼,如今,乱世已起,其怕是……”

    显然,王泽对许子将的评给予了十足的肯定。

    想一想,也难怪,许子将的月旦评,在汉末占据了绝对性的评论肯定性,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商贩走卒,鲜少有提出反对意见的,王泽也不例外。

    “可惜啊可惜>道兄欲寻明主,却不知明主即在眼前也!”

    “嗯?”王泽闻言微愕,韩非这话中是什么意思?眉头轻皱,拱手问道:“莫非学远你也有意做一番事业?”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