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上)(第1/2页)晚唐新气象

    李保心中恼怒,但面上还是敝淡定,对她道:“雹不是沉默寡言,只是因为当年母亲去世,保对母亲的去世时保忧思过度,一时心灰意冷,因此沉默寡言郁郁寡欢。”

    “后来有一日,保读书读到汉??韩婴??韩诗外传的时候,看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两句诗时,心中震动醒悟过来。母亲故去,保哀悼痛心固步自封。却忘记了还有大人,保也没有尽到人子的责任。”

    “故而保和厨下之人共同钻研美食,进献给大人,这是保的孝心。保和阿姊共同创作歌舞让大人能够在闲暇时欢娱这也是保的孝心。

    保进献这西游记给大人解闷,也是保的孝心。但这书却不是我所做,乃是保幼时宫中的宫人所做,被过强于记忆,抄录出来献给大人。”

    李漼听到李保如此的陈述,心中大受感动,心想此子至情纯孝,让他麻木的心中有了一丝温暖。

    人人都言皇家少亲情,但是今日李保这番表白,让李漼感受到了,坊间百姓家中难言的天伦之情。

    李漼感动之中,只能通过他的赏赐才能表达他对李保的喜爱和疼爱。于是李保肉麻兮兮的真情告白,换来了一大堆的赏赐。

    李保赶忙跪下谢恩,心中却对自己澳奉承一个昏庸皇帝感到不齿,但是为了生存也不得不为之。

    李保对李漼有过很多研究,从李漼对路岩、韦保衡、同昌公主还有郭淑妃的袒护和护庇就能得出李漼任性且护短,只要是他认定宠信的人,任谁来谏诤都没用。

    所以李保发坚定了紧抱李漼的大腿的决心。

    郭淑妃看到刚才那番话不但没有离间他们父子的感情,居然还加深了,心中忿恨!

    接着她对李保道:“你西游记是一个宫人所做,这宫人如此才干,怎么宫在宫中从没有听过呢,他叫什么名字?”

    李保心中讥笑,哥早料到你这毒妇会有此一问,哥早编好了。于是道:“那个宫人叫做吴承恩,是南诏人,幼时来我大唐求学,十分仰慕我大唐的文采风流,特别崇拜玄奘大师。

    而且他也喜欢听话故事,所以就把玄奘大师的故事按照话的形式,并采用传奇故事式的奇思,从而创作出这个西游释厄传的故事。

    我抄录的时候,觉得这名字不够简洁所以就改名为西游记,而且这个宫人多年前已经去世了。”

    李保完了自己编的这段故事,心道:吴爷爷千万不要怪我啊,杏为了能够骗过那毒妇,只好把您老人家的籍贯和生卒年都变化了一下。

    不过不要担心,您老的著作署名权我可没有侵犯的』过还有一事,杏大胆把您老人家变成了个宫人,实在是对不住了』过也没啥,您老也不会过来打我的,是吧。

    李保看到今日的事情差不多了,就向李漼和郭淑妃告辞。

    李漼看着李保今日拿来的西游记故事挺多的,觉得这孩子真不错,孝心可嘉。

    郭淑妃看着李保的背影,又想起当年王婕妤和她争宠的旧事,心中怒道:贱人在世时候就费灸机的和宫争宠。

    如今死了,还留下个儿子整日里在官家面前争宠,诡言善辩就是那贱人的强项。

    要不是当年宫出手弄死了那贱人,要是留着贱人活着,再加上贱人的这个混账儿子,这大明宫中那里还有宫的位置。

    看着李漼还在津津有味的看着西游记,郭淑妃计从心来。转身面向李漼道:“官家如今六郎和七郎年纪都不了,也该到了封王的时候了。”

    唐宫旧例,皇子封王必须搬出大明宫,住到十六王宅中去圈禁,没有命令很少能够出来。

    李漼正沉浸在械的情节中,没仔细想,就顺着她的话道:“是了,也该准备了。”刚完,才反应过来,疑惑的问道:“爱妃是想干嘛?”

    郭淑妃一听李漼的口气,就知道官家是疑心自己此时提议这件事有私心,立刻心的道:“皇子大了后就封王,然后搬到十六王宅居住,是我们大唐的惯例。

    妾身只是随口一,况且他们年纪渐长,且六郎深的官家的欢心,只怕那些大臣或者中使万一糊涂了心思,动了国之念,怕是不好收拾。”

    这是诛心之言,玄宗后的历代皇帝都把防范年纪渐长的皇子作为头等要务来办,这句话恰触动了李漼心中的那根敏感的心弦,立刻觉得这个事情一定要提早办理。

    于是李漼对着伺奉的内侍道,去把韦相公叫来,内侍应诺退出。

    大明宫内苑西北角内侍授,宦官们的两大巨头在座,二人在商议着某些事情,气氛有点冷寂。

    杨玄翼五十出头了,相貌端正,比之杨公庆气色上更是胜上不止一筹,一身紫色的官袍穿在高大的身躯上显得甚是得体,白玉腰带上悬挂着金银鱼袋,还有一些精美的玉石点缀其间。他也不看杨公庆只顾低头用一银质的锉刀磨削着晶莹的指甲。

    杨公庆看着杨玄翼紧闭的双唇,道:“如今宫中的人都知道了,某被那六皇子整治的事情,很多人都在暗地里笑话某,被一个乳臭未干的孩童耍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