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选择(第1/2页)冒牌相师

    “现在餐厅的生意都不太好啊。”刘奇玮倒是没什么心眼,只是存粹的觉得饮食业不如地产业,“自从中央严格控制公款吃喝以来,饮食业的生意都不好,人气大不如前。就算人气还好的,利润率也大幅下降。你拿着干股,分红还不知道能有多少呢。还不如选万,有了着万,就算存在银行里面,也能拿利息。”

    “是吗?”老黎其实也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在监狱里面每天晚上都要看新闻联播的,“饮食业固然不怎么样,房地产也被调控了啊。房地产以后要复苏,饮食业也是要复苏的。现在又不是刚建国那时候,中央的禁令能维持到什么时候?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就算是文化那个革命闹得最厉害的时候,高级餐厅一样挤满了革委会。”

    这种咸丰年代的事情,刘奇玮一点兴趣都没有,他再劝老黎:“衣食住行,都是同样重要的基础设施,现在市中心二三十年的老房子多得是,个个都要几百万上千万的。可是开了二三十年的餐厅能有多少?十年以上都可以叫做老字号了。饮食潮流不断在变,以前流行的菜肴,现在不一定流行。”

    “只要是好吃的东西,始终都会流行的。我们省城老字号不多,可也有一些。李副主任的餐厅,有很多先天的优势,特别是原材料方面,别人根比不上。只要李副主任愿意,他的餐厅一定会变成老字号的。”其实老黎已经有点被服了,不过还在嘴硬。

    听到这话刘奇玮暗暗撇了撇嘴,什么先天优势,就是领导干部的优势吧,直接把自家的餐厅指定为接待餐厅,自然客似云来。至于原材料什么的,也不知道是仗着工商局不敢查用了私宰猪地沟油,还是间接收受贿赂让别人低价卖原料给自己的餐厅。

    这种敛财方式很常见,不过一般都是领导找个老板来合作,表面上还得撇清关系。可是这个李副主任居然明目张胆的自己开餐厅,也太大胆了吧,不知道我华夏红朝规定,公务员不能经商吗?

    “如果选干股的话,我可以保证,每年的分红肯定会超过3万。”张立,“我们领导了,你的钱加上地皮什么的,可以折合1%的干股,去年那餐厅的纯利润,每天是1万元以上,一年是五六千万,1%的话,那就是五六百万。今年的情况的确是差了一点,不过也没下降多少,四五千万总是有的。”

    要是拿了万现金,那么一年就只有万的年薪了,和干股足足差了两百万!万的话也就是十年的事情。而且干股分的钱肯定是来多,只要登禁令的风投过去,领导干部们再次出山大吃大喝,别一年四百万,就算是八百万,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对于李副主任开的那个餐厅利润有多好,老黎是深有感触的。虽然他没有亲自去过,但是经常耳闻——在监狱里面老黎并没有受到什么虐待,李副主任把他弄到了老弱病残仓里面享受病号待遇,那里面很多落马贪官,他们不用干活,闲来无事就回忆往昔光荣岁月,很多人都是那家餐厅的常客,经常和老黎吹那里的东西有多少吃多好吃。

    许多人都,出去以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去那家餐厅大吃一顿,吃完破产也在所不惜,想来李副主任不会这么没有人情味,看着老顾客老朋友没钱吃饭也不接济接济。到时候不但能够免费吃一顿,不定还能打打秋风,或者找个新工作什么的。

    在老黎看来,这后一个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不过也从侧面明了,李副主任的这家餐厅是多么的成功,李副主任自己做人又是多么的成功。一个成功的人办了这么一个成功的餐厅,能够在里面分股份,怎么看怎么前途远大。

    “黎主任。”丁香眼看刘奇玮不敌,急急忙忙上前帮忙,“这个您千万要考虑清楚。拿到了钱,随便您怎么花。拿了干股,那可是什么保障都没有。”

    “我最喜欢没保障的东西。”老黎哼了一声,“如果拿了两千万现金,万一我死了,不是便宜了我的老婆儿子?一想到这一点,我就心如刀割。”

    刘奇玮差点一口血喷出来,这什么奇葩理由啊,你不想把钱留给老婆孩子,立个遗嘱送给我不就好了,就算不送给我,拿去送个郭美美,不对,送给红十字会也不错啊。老黎还真是太偏激了,看来这个保住客户的任务是失败了。还利御寇呢,易经大师看来也不靠谱了,以后不可信。

    “不过……”老黎口气一转,“我什么都没干,拿着干股躺在那里分钱,未免心中有愧。而且餐厅建在厂房里,我看见就心痛。当年如梦似幻,如今都成泡影。这么下去要怎么过新生活?我还是要现金算了。想来我也不会这么早死,就算要死,肯定也是把钱花光了再死。”

    听到这里刘奇玮不禁想起了上一个段子:甲:天下间最悲哀的事情是什么?乙:钱还没有花光,但是人却死了。甲:不对,应该是钱已经花光了,但是人却还没死。刘奇玮有个远房亲戚,被医院诊断为恶性肿瘤癌症晚期,于是他把房子卖了去周游世界。游了十几个国家花了几十万以后,他回家乡稍歇,却被医院告知,那份报告所用的机器出了错,其实他的肿瘤是良性的。

    “这样吗?没有问题。”张立,“当然了,您现在刚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