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烟锁池塘柳(第2/3页)大宋国贼

为,能一眼看出此为绝对者,必然高才,看很久才判断出此为绝对,必然是稍逊一筹。

    故而,李格非只思索了一日,便此为绝对。因而问清照,若是无人能对,难道一生不嫁?

    李清照有王汉做背书,自然不慌,道:“玄女娘娘言,半月之内无人能对,可在东华门外设台,女儿以绣球选夫,届时,必然有人能对。”

    如此便让李格非无语了,询问:“莫非你已知道何人能对?”

    李清照心慌,却又替王汉隐瞒,摇头否认。

    李格非气的闷哼,鬼神托梦他是不信的,但女儿如此,必然也是有难处,年逾古稀的人,岂能看不出这点?想来也是门不当户不对的人家,不然女儿何必想出抛绣球选夫的招数。

    当下不同意,也不不同意,背着手走了。

    翌日李格非到了太学馆,午间休息时,便把这个绝对讲出来,让诸位才子帮忙,并告知诸公,“此上联为我女儿李清照所做,能对上者,可为我女婿。”

    太学馆内先生学子众多,皆是高才,听是李清照给的上联,各人跃跃欲试,相互讨论,写了一个又一个,都相差甚远。

    学子们对不出,便向外传,大宋有的是文人才子,不要几日,整个东京城都震动,所有识字的人都听了烟锁池塘柳这个上联,可惜无人能对。

    并不是大宋无人才,一是绝对就有难度,再者,宋徽宗赵佶是个艺术家,最会写字画画,吟诗作对却不擅长。他自己喜欢写字画画,提拔人才也是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不管有无才,只要会写会画便能做官,画家书法家能有什么水平?当然对不出这样的绝对。

    若是早个一二十年,有王安石苏轼司马光那些人在,或许还能出一两个意境能沾边的下联。

    一时间,东京城大街巷都在谈论五字绝对,火热程度不亚于后世的X照门。又过了几日,更有惊天大消息爆出,京城第一女才人李清照决定抛绣球选夫,时间就在半月后,地点东华门外。

    相比于绝对,李清照抛绣球选夫这件事更具爆炸性,所有人都知道李家有个大才女,而且是才貌双佳,是所有未婚已婚男人都朝思暮想的人物,竟然要抛绣球选夫。

    要知道,从李清照十五岁时候起,就接连不断地拒绝各个青年才俊,伤了许多痴情男儿的心,没想到啊没想到,今日竟然沦落到抛绣球选夫的地步。

    绣球选夫,听起来浪漫,实际上是无奈之举,真正的大家闺秀,哪里用得着抛绣球。

    但李清照是才女,行事就豪放,举止怪异也算正常。

    东京城再次轰动,不仅仅是读书人,那些不认识字的凡夫俗子,沿街叫卖乞讨的,挑水挖沟的,掏粪卖菜的,都在热烈讨论,讲员外郎家的姑娘多美,多有事,人家了,绣球抛出来,谁接住就嫁谁为妻。只要是男子,无论老少胖瘦高矮美丑有无婚配,都可以去,只要接住绣球,便嫁他为妻。

    另外,成了员外郎的东床快婿,不仅仅是抱得美人归,还能得一处房产宅子呢。

    宅子的事李格非没,是李清照自己的,是王汉非要她加上,这样才能将效益扩大化,造成轰动。

    李清照不明白,区区一场婚事,为何要轰动城?

    王汉给灌**汤,“千古第一才女出嫁,不轰动城怎么行?且到那日看我的手段。”如此这般一番,让李清照刮目相看,原来玄女钦点的郎君,真不是个一般人。

    城内发生如此大事,皇城内的官家赵佶也有耳闻,尤其是那个烟锁池塘柳,他也细细琢磨,并无答案,甚至在朝会上单独叫了李格非出来,笑着询问:“可有人对出下联?”

    李格非回答,“尚未有人对出。”

    赵佶打趣笑,“莫非令嫒要孤寡终生?”

    李格非窘迫,辩了一句:“是此联为九天玄女所出,半月内无人能对,便在东华门外摆台抛绣球,届时必然有人能对。”

    李格非是谁?那是出了名的反迷信反伪科学,今日在朝堂上了这一段,让众人惊讶,尤其是让赵佶稀奇。赶紧详细问,九天玄女如何托梦,如何的,听完后拍掌大笑,有意思,届时倒要看看,是何人所对,又能对出何等名堂。

    如此,李清照一场婚事,连皇帝都关注了。

    这些都在王汉计划内,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不如此,又怎么能一步登天?

    按他所想,自己下联一出,东京震动,不得有许多才子要来交往,自己成了名人,难免认识些大学士,大官,多走动走动,勾搭勾搭,想要个官还不简单?

    有这样的路子,何必去找陆谦那种货色,九品校尉?我呸!老子稀罕?

    李清照抛绣球选夫的事热闹,王汉则不动声色,只是忙着布置新家新房,对母亲称:“这宅子是李家姐姐用私房钱购置,为的是将来见到岳父岳母面上有光,不然,怎么好和员外郎做亲家?”

    如此,让张氏激动,抹眼角,“李家娘子有心了,我儿几世修来的福分。”

    另外,王汉不去御拳馆,周侗差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