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玄女娘娘像(第2/3页)大宋国贼

是个有远见的人,当然不同意赵佶这样的货色当皇帝。

    但皇太后就是要选端王为帝,章惇为此和太后争吵,逼迫太后换人。此时曾布开口,怒斥章惇:“章惇,莫非你想以下犯上?”

    一句以下犯上,堵住章惇的嘴,让赵佶做了皇帝。

    故而,对赵佶而言,曾布有从龙之功,不是曾布,他也做不了皇帝,心里便有些感激他。再加上曾布脾气暴躁,话耿直,经常当面指责赵佶某些失误,就算在朝堂上有时也不给赵佶留面子,时间久了,赵佶便有些怕曾布,实际在王汉看来,已经是讨厌了。

    王汉听的上瘾,再问徐画家,“曾布有多厉害,他以前还做过什么事?”

    徐画家却不多,只是笑,“今日已晚,明日你可至宣德门外等我,一起做画。”

    王汉便懂了,徐画家不是个多舌之人,他在明哲保身。

    当晚王汉回家,和张氏商议三媒六聘之事自是不提。却赵明诚今日在升平楼内一番遭遇,心灰意冷,回到家中便睡,下午饭也不吃,其母着急,多次询问都无事。

    至夜晚,赵明诚也未和往常一样与其他文人士子去勾栏瓦肆玩耍,而是躺在床上沉思,脑中李清照模样愈发清晰,久久不散。

    至夜晚赵挺之回来,其母连忙汇报,赵挺之纳闷,唤来赵明诚询问,赵明诚如此这般一番,当场惊呆了赵挺之。

    “竟有此等事?官家都称呼他为王家兄弟?!”而后摇头,连不妥。

    赵明诚问,“父亲大人不妥,是指何事?”

    赵挺之道:“君王怎可与白丁平民以兄弟相称?如此这般,成何体统?”

    赵明诚闻言失落,他还以为,父亲是有办法能让美人回心转意,没想到父亲的是官家行为不妥。

    正灰心,赵挺之又道:“此人巧言令色又不知尊卑,实乃居心叵测意图不轨,我要告于曾相,以免其再蛊惑官家。”

    言毕出门,往曾布家去了。

    赵明诚见状,又高兴起来,不再在床上挺尸,带上随从车夫,往勾栏去会友了。

    翌日大早,天刚蒙蒙亮,王汉就到了宣德门外等候,穿着一身白袍很是显眼,来往的紫服红服官员都会撇他一眼,让他好生尴尬,想躲远些,又怕错过徐真,不躲吧,那些当官的眼光实在让人不爽。

    气的王汉心里暗生闷气,等老子以后穿了龙袍也站在这里,看你们嘚瑟。

    等到上早朝的官员进完,徐真才和一帮绿服技术官员姗姗来迟,相比于前面那些不是骑马便是坐车的官员而言,这帮技术官就随和多了,仪态也没那么讲究,闲散的宛如鸭子散步,更有些还是一路走一路吃,像极了后世工业园里上班的那些打工仔。

    如此王汉才知道,技术官员只管干活,不管上朝,所以可以来的晚。

    徐真领着王汉进去,还被禁军拦住,是给官家作画的,才得以放行。进入宣德门右拐,过了崇文馆,才到翰林图画院。徐真领王汉进去,里面地方不大,摆着十多个桌子,各桌都铺着宣纸,画有各种花草鱼虫。人员倒是不少,有四五十个。

    徐真收了自己桌上的半成品,重新铺开一张新的,先问王汉,玄女是何相貌。

    王汉照着后世女星林志玲的相貌给描述,先让徐真画个大概图像,也不用非得和林志玲一模一样,只要人物漂亮,给穿上一身盔甲,能把问题交代过去即可。

    徐真果然是个肖像高手,只画了三稿,便和林志玲有七分相似,王汉大喜,给予指点:“下巴,下巴再尖点,眼睛再弯点,嘴唇稍微拉长一点点。”

    徐真停了手,用古怪的眼神看王汉。

    王汉察觉到,心想是不是自己太过分,改来改去惹的徐真不高兴?

    就后世人的思维而言,艺术家创作时候最讨厌别人在旁边哔哔,王汉只怕自己话太多,让徐画家反感?

    当下赔笑,“徐评事,玄女娘娘像是官家要的,并非弟故意为难。”

    徐真不话,动笔便画,速度奇快,宛如神助,不要一炷香,一副古装林志玲头像便呈现在王汉面前,惊的王汉眼珠子都要掉,连声像,像,简直一模一样。

    徐真丢了笔,质问王汉,“你确定玄女娘娘生的如此相貌?”

    王汉给予肯定,“那是自然,我有过目不忘的领,见过的人绝不会错。”

    徐真闻言闷哼,坐去条凳上喝茶,也不看王汉。

    旁边有人伸头看一眼,笑了,“呦,这不是令妹吗?徐真你画了令妹呈给官家,莫不是想和官家做亲戚?”

    令妹?

    王汉瞬间震撼,低头再看一眼,赶紧将宣纸卷起来收好,指着先前的一张,“徐评事,我记错了,玄女娘娘当是这副相貌。”

    徐真抬头看王汉,表情有所缓和,起身拿笔,轻声道:“那便如此画了,玄女娘娘穿何衣服?”

    要宋代的画家画技,那是前后两千年的巅峰,后面的元明清画技远远比不上。此时已经有了彩色画,一般是画在家具或者是房屋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