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九节 请命(第3/5页)江山美色

心地时候。可也很少见到圣上如此暴怒,可圣上如此暴怒竟然对校书郎没有责罚,也算是极为罕见的事情。

    ***

    天气日寒,道上行人稀少,不得已出门的也是行色匆匆,为生计奔波。

    萧布衣漫步在东都古城,只想让纷飞的大雪清醒下稍微有些热的头脑。

    他被杨广的一顿斥责的哑口无言,无可置辩,他只能重回秘书省,暂时地放下鹰狗之书,看看大隋的历史。他以为自己已经很了解了杨广,此人奢侈铺张,穷兵黩武,好大喜功,不顾民生死活,还要妄想征伐高丽,可杨广训斥他的话让他有些触耳惊心,让他觉得自己对这个杨广还是雾里看花而已,这实在是个很复杂的人。对于史书他并没有看的过于详细,可他粗略的看看后就已经知道,杨广并没

    其词,他的竟然都是真的。

    杨广地确想实施圣人之治,文帝杨坚在位之时,原来地大隋律过于严格,不要连坐,就是盗边粮者,一升已上皆死,家口没官这条可见刑法苛刻。文帝晚期甚至展到盗一钱都是死罪的地步,让世人莫不人心惶惶。杨广即位后,新大隋律已经宽容了太多,暂停执行十恶之条,废除连坐之罪,重新修订新律什么,朕虚己为政,思遵旧典,推心待物,每从宽政就是表达了仁政的思想。杨广怒喝萧布衣所言,竟然基都是正确地。

    至于大赦天下,减免钱粮,修撰典籍,恢复隋文帝晚期已经基废弃的儒学,展科举制度等等的措施,都算是英明之举。这还不包括众所周知的开运河等壮举,从这些事都可能看的出来,杨广此人也曾向往着仁君明君之路,而且很是积极的付诸实际,不过萧布衣注意到了一点,所有的一切如果在大业五年戛然而止的话,这个杨广绝对算得上千古名君,仁政不过是到了大业五年,后来的事情就有了转变。

    所有的一切从征伐高丽开始变了模样,萧布衣想到这里,心中叹息,缓缓的摇摇头,心中有股悲凉之意,不知道为杨广,抑或为世人,还是为自己?

    杨广三日后殿试,过了升官,如今已经过了两天,萧布衣知道他的随心所欲,倒也没有太指望什么,秘书省的工作对他而言,已经可有可无,去了和没去一样,众人都是畏惧的眼神望着他,除了虞世南外,倒很少有人和他攀谈。

    大雪纷飞下,胖槐长睡不起,杨得志却是早早的去找袁岚询问经商方面的事情,萧布衣现杨得志做生意方面也有一套,倒是放心他和袁岚交流。他这次却是去寻找李靖,过了封冻的洛水后,突然见到一个有些熟悉的身影前面晃动下,入了一旁的慈惠坊,萧布衣微微心动,暂时把去寻善坊的念头放到一边,跟着那人进了慈惠坊。

    萧布衣脚步轻盈,雪地亦是悄无声息,跟在那人的身后,那人并没有察觉。

    那人在寒雪天气里,竟然还是穿的很单薄,抱着肩膀,很是寒冷的的样子,穿街走巷,来到一个土屋子前面。是土屋子,不过是依靠旁边大宅的房檐。用木头和泥草搭建起来屋子,屋顶估计是搭地席子,大雪压下来,屋顶都凹陷下去,可见屋主的拮据。

    房门是没有的,也是个草帘子代替,那人掀开草帘子,闪身进去。只怕风雪吹到了屋子里面。

    萧布衣轻步的走到屋子前。目光中有了感慨。立在屋子的另一侧一动不动,却是听到里面索索的声响。

    “弟,你好些了吗?我给你带点吃的回来了。”问话的声音轻柔,带有关切,赫然是个女子地声音。

    “姐姐,我好些了,我。我还不饿,我不想吃饭。”回答地是个孩子,声调中带有颤抖。

    萧布衣知道弟就是弟,那个被他从水中救起地孩子。他知道婉儿和弟会贫困,可是他也没有想到二人如此贫困,天寒地冻,二人就一直住在这里?

    “哎哟,炉火灭了。弟。你冷吗?”又是一阵忙乱,不一会的功夫,青烟冒出了屋子。想必是婉儿在忙着生火。

    “不冷,不冷的。”弟牙关都有些打颤,咯咯的声响,“姐姐,我不冷的,我没用,我不能去捡枯柴和碎炭了,姐姐,我……”

    陡然间弟的声音没了,只有婉儿的啜泣,“弟,你在什么,是姐姐没用,姐姐不好,姐姐不能让你过地好一些,姐姐……”

    接下来的声息被抽泣声取代,萧布衣木然的立在门外,双眸闪亮,微有心酸。

    过了片刻,婉儿突然‘啊’的一声惊呼,“弟,你怎么又烧了,好烫。你,你现在怎么样?”

    “姐姐,我好冷,我又好热。”弟颤声道。

    婉儿急了起来,“弟,你怎么不,我去给你请医生。”

    “姐姐,不要,”弟急声道:“我们没钱,我挺一会儿就行了。”

    “这怎么能行,钱我有,你不用担心,好好呆着,我一会儿就回来。弟,你不要怕。”婉儿完后,风风火火的冲了出来,心翼翼的合上帘子,向相反的方向跑去,却没有见到一旁的萧布衣,可见心情地急切。

    萧布衣微微犹豫下,想跟去,转念一想,还是掀开帘子走了进去,弟问道,“姐姐,你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