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八节 影子(第4/4页)江山美色
问斩。唯一的憾事是跑了王须拔和魏刀儿两个反贼,只是想必不成气候。”
杨广舒了一口气道:“茗翠做的很好,可还有其他的事情?”
“群臣见圣上失踪,难免人心惶惶,如今都在瀛洲殿等候圣驾,还请圣上移步见他们一面,以安臣心。”裴茗翠完这些后,静等杨广回答。
杨广点头,“茗翠,你做的很好,既然如此,我马上去见他们。”
**
洲殿,杨广恢复了威严无边,下视群臣,早有纳言苏威了李阀谋逆之事,众臣都是俯倾听,不敢多言。
杨广这时候又显示了把宅心仁厚,将谋逆之臣交给刑部和大理寺共审,不知各位爱卿有什么意见?
众大臣自然圣上英明,臣下毫无异议。
杨广又把什么罪不及嗣,既弘于孝之道,恩由义断,以劝事君之节地道理搬出来,什么这次谋逆,虽然大逆不道,但是他宽宏仁厚,并不连坐,只追究几个主犯地过错,至于旁人,能免就免。群臣在这里谋逆之中表现不错,有功劳的要奖赏,没有功劳的也有苦劳,有封赏不会有追究地。
群臣适逢谋逆,并没有护驾,让天子受惊,都是心中惴惴,只怕杨广责怪,听杨广如此法,都是大喜过望,开始纷纷指责起李敏,李浑的过失,莫须有或许没有的大一通,杨广让人一并记下,到时候统一交给刑部处理。
萧布衣末班站着,也不话,望着高台上坐着的杨广,心中茫然。杨广此人看起来不但好面子,还好文过饰非,此刻高台上他威严肃穆,竭力威慑群臣,却多少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他这次诛杀了李阀,不是消了隐患,恰恰相反的是,只是会加快旧阀的反叛步伐。
等到群臣把李阀过错述遍后,杨广这才摆手,群臣鸦雀无声,杨广沉声道:“叛逆之人以李浑,李敏,李善衡为,可并非李家之人都有反心。这次叛逆中,李渊之子李玄霸就是忠君之心可昭天日,他为平叛以身殉国,殊为可惜。若这平叛的第一功,当以李玄霸为,世民……”
他一声呼唤,带着少许的温情。李世民双眼哭的红肿,抽泣着出列,“圣上,臣在。”
杨广目光带有了怜悯,“今夜你们兄弟表现都是很好,不知道你想要些什么赏赐?”
李世民抹了把眼泪,豁然抬头道:“回圣上,世民只想出二哥的遗愿,不想他求。”
他和李玄霸一母双胞,向来交情最好,也喜欢和李玄霸争夺老二的位置,这次想要不争,却是再也没有了机会。
杨广有些诧异道:“他临死前了什么?”
“玄霸他生于太原,一生为病所累,只求葬在太原,了结了宿命循环,转世来生,健健康康。”李世民哽咽道。
萧布衣心中微动,仔细回想当初的情形,很怀疑李玄霸是否出这些话来。
杨广为之动容,微微沉吟道:“玄霸这次立了大功,朕想给他风光大葬,葬于太原的话,未免简陋,茗翠,你意下如何?”
杨广对李玄霸重视很大情况是因为裴茗翠,当然要询问裴茗翠的意见。
裴茗翠缓步上前道:“回圣上,茗翠只觉得李世民的已是妥当,不如就按照他的处理如何?”
杨广点头,“既然如此,那朕准世民所求。世民,你还有别的要求没有?”
李世民摇摇头,只是道:“任何封赏都是抵不过世民心中的悲痛,世民不想他求。”
杨广终于也露出了怜悯之意,转望向裴茗翠道:“平叛第一功要记给李玄霸,这第二功当属茗翠你的,不知道你可有什么要求?”
裴茗翠略微沉吟道:“茗翠请调武侯府武卫郎将,务求缉拿乱党王须拔和魏刀儿归案,还请圣上准奏。”
杨广轻叹一声,知道她的心思,沉声道:“准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