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三节 异曲同工(第2/4页)江山美色

、绛郡、太原地接壤,在山西、河北、河南三地中处于缓冲之地,很有战略意义。

    但上党郡是太屋山脉和太行山脉夹出一块狭长盆地,土地贫瘠,人迹荒芜。再加上群山环绕,可以是行军供给极为的不便。

    李渊从太原起义,先下西河,虽然大部分注意力均在关中,可对周边郡县当然还是要招安收拢,下西河后,李渊已经第一时间招安上党郡县,眼下上党郡是落在李渊之手。萧布衣占据东都后。当然也是极力招安临边地郡县,他当然不满足黄河以南的地域,抢先过黄河后将长平、河内两郡纳入版图。

    长平、上党两郡接壤,都是人口稀少,上党的天井关是被李渊重兵把守,长平的长平关亦是被萧布衣派重兵守卫。两方势力为了更大的扩展。始终并不正面接触,在这个地域一直是相安无事,又因为地势限制,山路崎岖,无论是哪个主动进攻,都要花费极大的气力,是以一直相安无事。

    萧布衣让蝙蝠过长平关留意天井关的动静,也可以是从今天起,李唐和西梁已由伊始的彼此暗中作祟。到如今地短兵相接。

    这当然也是因为两方势力扩展,终于到了再次交集地时候。

    萧布衣听蝙蝠询问,点头道:“我几日前收到李将军的建议。他李渊若是有兵力插手这里,不会出潼关,井陉关当然也不太可能,若是兵出天井关,还是大有可能。但是上党荒芜,供给困难,再加上地势崎岖,要对付刘武周南下,大规模的出兵。李渊眼下恐怕无能无力,可我们要防备他们配合河北军偷袭,就和我们偷袭他们一样!”

    李将军当然就是李靖,李靖取了岭南后,一直隐而不,但显然还是关注东都的动静。

    出来混,总是要还,萧布衣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他既然已出兵暗助刘武周,当然要防备李渊如法炮制。

    蝙蝠沉吟道:“西梁王。搜索的范围是长平郡……加上天井关附近吗?”

    这个任务地确有点艰巨,萧布衣笑起来,“那有点太过辛苦,我们眼下主要的目标还是河内,你只要留意李唐那面的动静即可。卢老三要负责联络通信,大伙不用紧张,鹰眼过后,蚂蚁就要来了。只要蚂蚁一到,管保河北军无所遁形。”

    萧布衣的古怪。众人却都是精神一振道:“那就好了。我等这就出。”众人告别萧布衣,立刻着手准备搜集敌情。思楠坐在一旁不动,见众人走后,才好奇问,“萧布衣,鹰眼、蚂蚁是什么呢?”

    萧布衣解释道:“其实我在当隋朝右骁卫大将军地时候,就曾经想过要在天下建立个最大的信息。你如果千里之外的消息,你总能第一时间知道,好不好玩?”

    思楠想了半天,“这个想法不好玩,但可以是很震撼,也只有你才能想出来,也只有你,才有能力实现,你的鹰眼就是这个信息吗?”

    “不错。”萧布衣笑道:“我在很多地方都已经铺下了信息,到如今,覆盖面之广,就算我也难以想象。但是那不过是信息的第一步,亦是信息地初步传递。可传递显然需要详实的信息,所以在传递途经初具规模后,配合这种传递运用的,就是我训练出一批专门收集信息地人,叫做鹰眼。这些人每个都有很强地信息收集能力……可以最快地将信息总结整理,然后传递给我。少方、蝙蝠这次行动,带的就是这些人。”

    见思楠沉吟不语,萧布衣笑问,“是不是很难懂?”这种信息收集整理地工作,在萧布衣眼中,当然是司空见惯,可要让千余年前的人物理解,的确有些难度。更何况,思楠来懂的就不多。

    思楠抬起头来,目光炯炯,“我多少懂了一点,其实你这种方式,就是把探子一事挥到巅峰之地。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每次两军交战,若是实力相当,肯定是知道多些的胜出把握更大,你把两军对垒地军情收集挥到两国之间,怪不得始终能处于先手。不过鹰眼不过总领大局,想要更详实的资料,当然需要更多的人手处理,这就是你的蚂蚁,对不对?”

    萧布衣眼中有了诧异,“思楠,你真的聪明。”

    思楠垂下头去,良久无言。

    萧布衣道:“你的一点不错,蚂蚁就是为了更详尽的了解情况。要知道蚂蚁无处不在,我在攻打徐圆朗的时候,虽还在僵持,却已把蚂蚁铺到他的郡县,变成了那里地百姓。到时候有什么风吹草动,绝瞒不过我的眼睛。如今蚂蚁进驻长平、河内后。河北军再狡猾变幻驻扎所在,我也有信心几个时辰内得到消息,最快的出击!到时候,敌暗我明的形势,就要彻底扭转了。”

    萧布衣舒舒服服地伸开双腿,微笑道:“眼下我要做的事情。就是等……”

    “你有没有现,你和一个人很像呢?”思楠突然道。

    萧布衣奇怪问,“和谁很像?”

    “张角。”思楠沉声道。

    萧布衣皱起眉头,“我和他很像?这从何起,我很佩服他,但毫无疑问,他要比我厉害很多,我找不到我和他半点相通之处。”

    思楠摇摇头,“据我所知。张角创建太平八门,分为将、谋、风、火、工、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