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零节 谍中谍(第2/4页)江山美色

卿慌忙摆手道:“魏王,萧布衣有勇有谋,我们不可仓促作战。”

    “你这么的意思,就是我不是他的对手了?”王弘烈脸色铁青。

    季秋为求减免罪责,哭泣道:“魏王,人知道罪不可恕,也请你心从事。”

    周奉祖却道:“季秋,我们凭什么相信你?”

    众人意见不一,面红耳赤,杨公卿沉声道:“大敌当前,我等岂可自乱阵脚?”

    王弘烈头脑清醒些。知道杨公卿的大有道理,慌忙问。“杨将军,依你建议呢?”

    杨公卿正色道:“魏王,我只是实话实。非我涨他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实在是……当年依圣上之能。尚在萧布衣手下吃瘪,铩羽回转。萧布衣手下能臣猛将无数,末将对他们,并无必胜的把握。”

    王弘烈冷哼一声,却还忍耐着听下去。杨公卿又道:“萧布衣蓄谋已久,诱魏王出兵。不可不防。两军交战。还是实力最为重要,我想就算圣上知道这里的情形。想必也早有定论……”

    “你他娘的能不能爽快地一句话?”王弘烈终于不耐烦道。

    杨公卿却也不恼,“眼下魏王所率精兵。实乃是圣上的心血。对阵萧布衣,我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不折损人手,就算是成功。圣上知道,当不会责怪!”

    “那你地意思是?”王弘烈心思飞转,一时间也有了犹豫。他是鲁莽暴躁,可毕竟还有脑子,现在还不服萧布衣的人,死的死,亡地亡。事实摆在面前,让王弘烈也不敢太过狂妄。他刚才虽是叫嚣,可对萧布衣也有些怵,这时候杨公卿给个台阶,他当然要考虑就坡下驴。

    杨公卿正色道:“若依末将的意思是,萧布衣既然在七里坳埋伏,等我们入彀,我等不如连夜拔寨,赶往****城,让他扑个空。****城地势扼要,可是江都地前沿。只要我们守住****,让萧布衣无法逼近江都,那就是大功一件!至于以后如何,想必圣上必有定论。不取历阳,只能算是没有功劳,不失****,才是固之计,还请魏王明断!”

    王弘烈良久才道:“你让我退兵?”

    杨公卿嗦了一堆,无非是顾及王弘烈的脸面,听他开门见山,不再犹豫,“不错,我请魏王为求稳妥,连夜撤兵,圣上若是责怪的话,末将可一肩承担。”

    王弘烈望向西方,那里是历阳的方向。不知望了多久,这才道:“好,吩咐下去,连夜撤兵!”

    方才还是准备出兵的命令,这一刻变成了撤兵,自然引了不少议论。不过既然魏王下令,倒无人敢有意见。一时间山谷沸腾起来,淮南军毕竟训练有素,若论单兵作战,或许不如江淮军凶猛,可若集团、大规模的行动,远比江淮军要纪律严明。

    拔营有条不紊,季秋却是大汗淋淋,不知王弘烈对他如何处置。稍微有些奇怪地是,周奉祖居然没有再多什么,让季秋多少有些心安。

    由诱骗出兵,变成让王弘烈撤兵,季秋知道,自己彻底地失败,银青光禄大夫不用想了,就算保性命,自己此生在王世充手下,也不会再有任何机会。

    可自己,能保性命吗?想到这里,季秋打了个寒颤。

    王弘烈已道:“押季秋回转江都,请圣上定夺。”

    季秋慌忙道:“谢魏

    谷中拔营已毕,杨公卿见到王弘烈听从自己的建议,不由大为欣慰。要知道王世充派他前来,就是要约束王弘烈,少做错事,虽然闻萧布衣前来,就连夜逃命很不体面,可毕竟比万余兵士军覆没要好。

    心中多少还有些疑惑,那就是历阳初定,萧布衣又如何会这快地从鹊头镇运兵到了历阳?疑惑一闪而过,杨公卿已传令下去,淮南军依次出谷,前往****城。

    ****城离****山并不算远,不到百里的距离,杨公卿开拔地时候,只想着,不到天明就可到****城,到时候坚守城池,等待王世充的旨意再做决定。

    他虽然心中有些畏惧萧布衣,可他不认为萧布衣有实力突破他固守地城池,他心中其实也想和萧布衣一战。

    临出谷的那一刻,望着漆黑的夜空,杨公卿心中陡然有了不安,似乎觉得有点不对,又想不出哪里出了问题。

    王弘烈虽是魏王,但杨公卿是这里的主将,他竭力的让自己镇定下来,回忆今晚生的一切。左思右想。自己的决定都不应该有什么问题,这时淮南军前军已出了山谷。迅即布阵前行。

    这时候淮南军显出极好的作战素质,虽是黑暗行军,却是错落有致。有条不紊。

    杨公卿坐镇中军,和王弘烈一起并辔前行。四下望了眼,突然问道:“魏王,周奉祖呢?”周奉祖算不上什么大人物,不过和王弘烈关系不差,一直充当王弘烈地亲卫,这刻魏王撤离。当追随左右。

    杨公卿随口问了一句。王弘烈微愕,转瞬有些恼怒。招呼个亲卫前来,命令他去传周奉祖过来。二人交谈的功夫。也已接近了谷口,两侧山峰对峙。颇为险恶。

    突然心中升起警觉,杨公卿勒马问道:“怎么不见谷口兵士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