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显本领二英入馆(第2/2页)汉末皇叔

就是来投奔冠军侯的”白衣文士拱手道:“在下庐江周瑜字公瑾”

    “江东美周郎?你不是孙策的军师么”戏志才大喜道:“当初主公听你投奔了孙策,一直扼腕长叹,闷闷不乐。若知道你来了,主公定然大喜,你怎么还来招贤馆”

    “与几个朋友一起前来,先试试领,否则岂不是让人看”青衣文士笑道:“在下吴郡6逊字伯言”

    “莫不是江东6氏族人?”郭嘉掌管情报,刘璋一直让他注意各方英才。由于周瑜的关系,刘璋麾下几位高参,对庐江的情报知之甚详。

    “在下乃是庐江太守6康侄孙”6逊微微一笑,可心中却隐隐作痛,他又想起了一直很疼爱他的6康。同时,也对江东孙氏更加仇恨。

    “6康侄孙不是叫6议么?”戏志才很疑惑。古人的名字可不是随便就能改的,不是有话这么么,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自孙氏攻入庐江,我叔祖病死,世上再无6议,只有6逊”6逊的话里充满仇恨,让戏志才恍然大悟。逊字,不就是‘孙走’嘛

    “这三位呢?”虽然缁衣文士与两位武士的文才不如周瑜、6逊,但成为城守、副将,还是绰绰有余的。秉着是人才就不能放过的原则,加上他们又是与周瑜、6逊一起来的,戏志才也很客气。

    “在下刘宪,扬州刺史刘繇之侄”刘宪轻笑道:“若论族谱,冠军侯也是我族叔呢”

    “原来是汉室宗亲,失敬不过,若想直接以军官身份入军,还需经过赵将军考核,否则…”对于攀关系的人,戏志才倒也不在乎,毕竟刘璋了,唯才是举

    刘宪笑道:“那是自然,我可不想靠关系出头”

    “如此最好”见刘宪表态,戏志才高看了他一眼。要知道,是世家子弟,是纨绔,这种人往往好逸恶劳,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在下陶商,这位是我弟弟陶应”缁衣文士拱手道:“我们乃是陶谦陶恭祖之子”

    “原来是徐州陶府君之子”戏志才笑道:“听闻陶府君逝世,主公曾,大汉少一栋梁,天下少了一个好官。如今看见两位公子如此英雄,陶府君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不过,陶应公子亦要从军,那就要…”

    “明白明白”陶应性急,没等戏志才完,他便笑道:“在徐州的时候,家父总我不行。可军中宿将,除了糜子芳以外,都不是我的对手。见过刘备三兄弟以后,我才知道天外有天。不过,我也很想知道,自己差在哪里”

    其实陶谦的两个公子并不算太差。起事,陶商做一个郡守倒也不成问题,而陶应作为一军副将,辅佐主帅也可以。只不过,若让陶商掌管一州之政或让陶应单独领军,那就不行了。或许,陶谦正是看出了这点,才把徐州让给刘备。

    戏志才匆匆离开招贤馆,直奔刘璋府邸。且不周瑜来了,就6逊的才华也不下于戏志才,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招贤馆才开,便有大贤来投,何其幸甚

    得到戏志才的奏报,刘璋也十分开心。当初他听周瑜投奔孙策,还惋惜了好久。如今,不仅周瑜来了,还拐带了6逊,刘璋简直是喜出望外

    再加上陶应、陶商、刘宪,虽然这些人在历史上不怎么出名,但戏志才他们皆是郡守、副将之才。刘璋麾下大将、谋士不少,可基层军官、干吏却不多。

    一个朝廷想要运行,自然不能少了官吏,而大多数官吏都是出自于世家。如今,招贤令已出,世家对刘璋避若蛇蝎。可以,陶商、陶应算是雪中送炭。只是刘璋怎么也没想到,这五人中,竟还有一份大礼,此人便是刘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