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章:家书(第2/2页)前缘今生
加明白包大人会这一年嘉佑六年(公元161年)辞官回故里,所以我并没有像展昭想像的那样阻止包大人。
“多谢展夫人能明白府。”包大人笑着对我。
“如果包大人辞官,我也要辞官。”展昭。
“对,我们一定会跟随包大人的。”公孙策和王朝、马汉他们都异口齐声的。
“这……”包拯只想着是他一个辞官,可是没有想到大家都会跟随着。
“包大人,如果开封府没有了包大人,那就不再是开封府了。”公孙先生。
“对,如果要我们跟随下任府尹,我们等办不到!”王朝代表大家。
“对!”大家主意一致。
包大人没有办法,也只有点了点头。
早朝过后,包拯和王丞相还有八贤王御房内,商量着国家大事。
“包卿家,你为什么会突然辞官?”仁宗看着包拯递上去的奏折。
“对啊,包大人,你为什么会决定的这么突然?”王丞相也帮忙劝着。
“包大人,你真得非走不可吗?”八贤王。
“回禀皇上,臣已经考虑清楚了。”包拯。
“算了,包卿家你要辞官也要等到合适的人选出任开封府。”仁宗看着包大人,他也知道包大人这一次是认真的,并不像上次那样赌气,所以也就同意了。
“皇上,如果包大人走了,那朝中的事务……”王丞相,因为如果包拯走了,那他和八贤王一定会忙不过来的。
“王卿家,你就放心,我会把赵曙皇弟从边疆调回来,协助你们打理朝政的。”仁宗皇帝。
“是。”王丞相见事情已经定下来了,他也没有什么话好。
“月娘,皇上已经同意我们的辞官了。”展昭一进院子就高兴的对我。
“是吗?那什么时候可以离开?”我问展昭。
“皇上,等安排好一切就可以离开了。”展昭。
过了几天,任开封府府尹到达了,这时的开封府可真是忙得不可开交,他们都忙于交接的工作。
“月娘,你都收拾好东西了吗?”展昭进来问我。
“都收拾好了。”我指了一下桌面的大包袱。
我原以为我的东西并不多,可是收拾起来还真不少,银子都换成了银票,不过除了银票之外,还有许多东西。
“收拾了这么多?”展昭看见那包袱也吓了一跳。
“没有办法,这可是大搬家。”我无奈的。
“皇上驾到!”从大堂传来了陈琳的叫声。
“皇上?他怎么会来?”我看了一下展昭。
“明天我们就要离开汴京了,可能皇上是来道别的。”展昭笑了一笑:
“走吧,我们到大堂去看看。”展昭完就和我一起来到了大堂。
大堂上,仁宗皇帝坐中间,旁边是陈琳陈公公,下边站着旧两位开封府府尹。
“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我和展昭两人下跪。
“平身。”仁宗客气的走过来扶我起来。
“皇上。”我看着这位一直视我为女儿的父皇,不由有些伤感。
“月明,明天你走后,不知什么时候才可以再见到你。”仁宗是为了来看‘女儿’后面的。因为明天我跟展昭会先送包大人回芦洲县,再回展昭的家乡——常州武进。可能以后再也没有相见的日子。
“皇上,等昭月别苑重建好了,我们还会回来的。”我知道等昭月别苑重建完也要两三年之后的事了,可是据我所知,仁宗皇上还只剩下两年的寿命,这一次是我们后的一次见面。
“那就好,等昭月别苑重建好了,你一定要回来住,朕还是希望你可以再叫一声‘父皇’。”仁宗不由的流下了眼泪。
“父皇!”我流着眼泪叫了一声仁宗。
“乖,你始终都是我的好女儿。”仁宗流着泪笑着。
“展护卫!你以后要好好的照顾月明。”仁宗皇帝交侍展昭。
“是,我一定会好好照顾月娘的,皇上请放心。”展昭。
“那好,这是一些银两,是给你们日后的生活。”仁宗完,就命人抬了一箱银子进来。
天啊,难道皇帝不用银票的吗?我好不容易才把银子换成了银票,可是现皇上又拿了一箱的银子。明天早上就要离开汴京了,现这么晚也换不成,难道我们抬着这一箱银子满街跑吗?
可是皇上的好意我也不好拒绝,必竟现我们也正好需要这笔钱。
“谢谢父皇。”我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