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青空万仞 第32章 舟行浅滩惊浪回(第7/9页)月沉吟
”
“哎。”我轻叹一声,“快了吧。”
“是啊,快了。”他语中带笑,“礼部尚书之位注定是你的。”
我抚额叹息:“今后,你、我、还有洛太卿都将成为众矢之的啊。”
前几日王上当朝宣读了春闱、税律还有法制的改革,一石激起千层浪,三石催涌万丈波。当天下了朝就有官吏到我府外破口大骂,我是祸国殃民、动乱朝纲的佞臣奸人,有粗鄙者辱骂我是雌雄莫辨的兔相公。直到昨日这几个骂人者突然没了声,仔细一打听原是他们逛窑子时被人下了迷药,几个年岁加起来超过两百的男人当众媾和,羞得他们再无颜出门。
坊间谣传是宫里的那位下的狠手,可我却明白王上这次又背了黑锅,为我那位英明神武的师兄背了一个大大的黑锅。
“要三个改制中,还是春闱的让人眼前一亮。”他站起身,慢慢走向屏风,深紫色的官袍融画间,为月夜红梅染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轻仪礼而重法制,弃诗书而考施策,去空泛而取实际。糊名制、流名制意公平,从而降低了中下华族反对的声浪,毕竟过去的科举中能跻身上位的多是那几大门阀而已。”他的身影映画屏上,像是月下漫步,“中举者若从商则年税减半,如此以来就不会出现补职者冗杂的情况吧。”
“嗯,过去中举的士子中有一大半是当不了官的,毕竟职位有限,只能退一补一。”我揽起落地的长发,吹了吹发尾的灰尘,“为了能早日补上空缺,士子们不惜倾家荡产贿赂上层华族,当了官后又不得不听命行事。这样恶性循环,几大门阀势力愈盛。若鼓励那些文人从商,一来可以缓解这些问题,二来可以加快寒族与华族的交融,三来还可以繁荣商事,而后正与元仲的税律改制不谋而合。”
“如今列国割据的神鲲,商人有多优势。商行天下,能为青国带来多的便利,你、我还有洛太卿都做同一件事啊。”他的语调有些激动,“我们想要打造一个帝国,一个强大的王朝。”
“是啊,帝国要的不是明经学究,不是风流才子,而是唯我之人,实务之人。”我撑起快要麻痹的手臂,却见那道影子穿过疏落的梅枝,径直走出了画屏。
“元仲……”我看着胸口起伏、难掩喜色的他,微微愣怔。
“云卿,我就知道你是懂我的。”他眉宇间染着明媚的笑意,疾步走到我的床边,灼灼地看来,“你一直都这么明白我。”
他的清眸荡漾着,久久不能平静。
“元仲,洛太卿也是懂你的。”我婉言道。
“不同。”他的目光我的脸颊上游移,让我忍不住轻抚自己的假面,以确保没留下半点破绽。
“是啊,你我年岁相近,自然是有些不同的。”
“云卿,你还打算瞒我么?”他的眸中闪过一丝伤色,目光徐徐落到了我的颈间。
我掖了掖被角,藏起脸下的肌肤:“原来你都知道了。”
“我早就知道了。”他的音调有些紧绷,像是忍耐着什么,又像期盼着什么。
元仲,对不住,即便你知道了我也不能承认。因为你对我的感情太复杂,我承受不起。
思及此,我扬眉笑道:“那就不得不物归原主了。”
他眉头拢紧,不明所以地看来。
我从枕下取出一块残破的男帕,径直递去:“喏,你的。”
元仲面色微青,一瞬不瞬地瞪着我。
“这边上有你的名字。”我弯起眼眉。
“从哪儿来的?”
我看向画屏上的红梅:“是腊八那天娘落喜车里,我怕它招惹事端,给元仲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微转眸,淡淡望向他,“这才偷偷藏起来的,没想元仲却知道了。”
蓝色的帕子被烧得残缺,焦黑的边角还染着董慧如的血,我早就想还给他,却一忘再忘。正巧今天派上了用场,化解了我的危机。
他兀地眯起眼,抽走了那块帕子:“我和她没有任何关系。”
“元仲且放心,这件事我既然替你瞒下,就绝不会让第三人知道。”
“云卿,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他咬牙道。
“嗯,明白。”我没心没肺地笑着,也只能这么笑着。
“好,我不逼你,我等着你如实相告的那天。”完他拂袖转身,向前走了两步,遂又停下,“近礼部不太平,你能拖几天是几天,千万不要急着上朝。”
出什么事了?我心头微疑。
“另外,年末台阁缺人手,我让吏部官员安排了文书院的寒族编修来帮忙,你告诉他们做事要心点,千万不要给人抓到把柄。”
这一帮忙就不会回去了吧,好一个变相的调职。
“嗯,对了元仲。”我出声挽留,他逆着光缓缓转身,眸间抹过亮采,“工部的何猛今日自请外调,去崇州监管赤江工程。我怕户部三殿下和七殿下的人会经费上做文章,还请元仲多多担待。”
清眸瞬间黯淡,他视线再一次滑到我的颈间:“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