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先天(第2/2页)无奈神雕
仗起慧刀开般若,能超彼岸证波罗”、“识心见性通真正,知汞明铅类蜜多”等语句一脉相承,显重阳真人三教合一的思想。
天上繁星点点,周志重躺重阳宫文昌阁顶,呼吸着这时代清的空气,心中仍体会重阳真人的论述,每回味一次,都不由对祖师的敬仰深了一层,能融会三教之长而创立真,实不愧天下第一。闭上眼睛,道德经、般若心经一字一句都心中流过。当回味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一句时,丹田“膻中穴”突的一跳,一股真气升起,运至“尾闾”即停止不前,到得道德经完篇,均不再异动。待想到般若心经中“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句,真气突地继续上行至“玉堂”,直至完篇亦无异动。周志重心中甚奇,遂反复默**二书,身上真气流走时断时续,有时读一遍走一两处穴道,有时读两遍也无一异动。待得默**数十遍后,真气方才绕任督诸脉运行一个周天,感觉颇为舒服。
周志重心中若有感悟,回到屋中取了纸笔,重感悟,每当真气通行疾记下所默读语句。此番感悟较前次颇为不顺,往往默读数遍真气仍不稍动。此番直至卯初天色微亮,方才功行圆满。经一夜的忙碌,共录下二十四句,字数不多,但前后次序颠倒,实难看出其中端倪。周志重参悟两日,仍是未得其奥妙,而他再想通过昨夜的方式查看,却发现这次无论如何诵读,真气始终无所异动。周志重无法,只有拿去请教师父。丘处机看了半晌,却是毫无所得,安慰道:“徒弟,你不是道藏看多眼花了罢,先回去休息几日,以后不可如此劳心。”
周志重劳而无功,自然也是沮丧异常,直欲放弃。然转**一想,这既是从道、般二书而来,自然应该从中探询其密。既然原文无他,难道是注释?想到此处,当即从第一句“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开始思。王重阳的注释通常为每句注释数行,读至第一行中段“气”字时周志重又感到了久违的真气流动。周志重一字字读下去,从数行之间挑出数字,合起来就是“气自丹田出,大道通膻中”。
如此这般,周志重从重阳手著万言注释中挑出了千余字,汇成一篇,却是一篇内功心法。周志重浏览下去,不久便第十三句看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此可名为先天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