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道玄(第2/3页)无奈神雕

刍狗!”语声铿锵,于清朗之中带着一丝惊悸,众骑士心头便如自高空坠落一番。忽的悬空,一时间天旋地转,耳鸣目眩,醒来时已是坐倒地,浑身酸软,犹如大病一场,心下大骇。

    周侧远观百姓却大多无恙。心中颇为好奇,不知那书生使了什么法术。单念一句咒语,便将数十人一齐撂倒,然看他衣袂飘飘,神采飞扬,直欲随风而去,心中皆是崇敬莫名,纷纷拜倒地。高呼“仙人”,心念虔诚地人甚至磕起头来。

    那书生哭笑不得,正欲相劝,身侧一青衫女子却伸手扯了扯衣袖道:“快走,若不然等人多了可就走不了了。”眼看道上之人愈聚愈多,那男子苦笑一声,伸手拉住女子纤手,纵身而去。二人施展绝顶轻功。一掠数丈,众人皆匍匐于地,见他二人瞬息远去,竟似飞升一般,心下是大震:“神仙眷侣,今日却是错过仙缘了!”

    而此时被众人顶礼膜拜的男子却是毫无神仙气概。正被身旁女子数落:“打抱不平是好,一击便行远遁便是,现好了,如今被那些百姓当成活菩萨,我们还怎么进入泉州城?”那男子只是陪笑不迭。

    看到此处,众位看官想必也知这二人便是周志重夫妇了。他二人一路南行,数月来游遍了南方各地,广东的珍奇异食、云南大理的风光、湘女的多情好客,都令二人流连忘返。二人自知朝廷君昏臣奸,沉疴难起。实难政治上有所作为。唯有蒙古军来攻襄阳之际出得自己的一份力罢了,行事但求无愧于心。岂能如人意。二人抛开世间种种烦恼,眷恋于天地之间,皆感心胸开阔,修为亦是突飞猛进。

    周志重想到后世看原著时杨过十六年后长啸震敌,实是威风凛凛,心中甚是钦羡,便也默运玄功,意欲练成这绝技,每到荒山野岭便要嘶吼一番。奈何他武功却不擅如此刚猛,而是于连绵中见威力,是以苦练多时,徒落得脸红脖子粗,惊起一群飞鸟,让程英耻笑一番。周志重大窘之余,却也暗自发狠,定要这项神功上闯出个名堂。想那后世地金毛狮王谢逊,他也没海涛之中练功,却也能运用那“狮吼功”毙敌,自己怎么都应该比他强罢。

    只是他却不知,那谢逊虽武功不若周志重,但他擅长武功正是刚猛一路,讲究以硬搏硬,况且到了倚天时代,武学退步,武林中高手寥寥无几,实难与这神雕世界相比。周志重苦练多时,神功终是不成,但他为人便胜坚持,当年因经脉阻碍无法修炼上乘武功时,也是他地毅力苦修,终能闯过玄关,经这数月的不断练习,竟给他独辟蹊径,另创了一门神功。

    周志重自入藏经阁那日起,第一眼瞧地便是那老子的道德经。他今日的一身神功,也正是自那王重阳手书地经书中得来,如今他身外地,身边仍常备一道德经,旦夕诵读,虽寥寥五千言,却道了世间百态,愈读愈是明心静性。周志重一日诵读经书时不经意间用上了多日来练习的音功,竟于抑扬顿挫中令程英险些心境失守,遂顿开茅塞,心有所悟。这门神功于念诵之中夺人心神,用的是道家正气,虽与那九阴真经中的“移魂**”相似,却胜过它那诡异阴森之气。因此功出自道德经,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周志重便名之曰“道玄功”。

    二人多日游玩,兴致已足,欲北返,周志重却忽得想起后世曾听南宋时泉州港为第一大港,巨舰宏伟,远胜想象,不由心为之往,便与程英一同赶往闽南。途中却遇到这些蒲氏家将欺压百姓,自是出手惩戒了一番。周志重一时兴起,便施展出了自己刚创地“道玄功”,他此时威力尚浅,然对付几个三流武士却仍似用火炮打蚊子,浪费的很。

    二人城郊歇息片刻,各取出一个面具带上。二人摇身一变,成了一对面目丑陋的乡下夫妇,相互扶持着进了城。进得城来,但见城中商业繁华,人群密集,熙来攘往,其中不乏碧眼金发之人,正是万商来朝,宋朝的海外贸易已达极至。

    只是这人群中,却多了许多携刀带剑之辈。周志重心中暗奇,要知道,江湖人以武犯禁,朝廷力量强大的地方,是决不容许大批地武林人士存地,宋都临安便没什么绿林人士。而泉州作为南宋第一大港,有驻军守卫。怎容许如此多地武林豪客携带兵刃进入?周志重心中好奇,便舍了要前去看海舶地心思。轻轻拉了拉程英,二人跟去。

    随着人群拐得一个大弯,到了城南涂门街,一座高门大户赫然眼前,原来是那“承节郎”蒲府。众人自门楼而入,那守门厮见到周志重夫妇,喝道:“乡下人来凑什么热闹?去去!”伸手赶人。周程二人面面相觑。心下好笑,二人背身走得数步,忽得身子闪动,那厮但觉肩膀上被人一拍,身侧风声飒然,心中一惊,回头去望时,后颈又被人拍了一巴掌。却是甚么也没看见,心中有些打鼓,倒是不敢这么盛气凌人了。

    这当口周程二人早已溜进府中,但见四周来人皆是携刀带剑地武林豪客,四下地方宽大,雕梁画栋。甚是好看,那院中早摆下数十桌酒席,周志重二人便挑了一处偏僻桌子坐了。同桌数人见二人相貌丑陋,但却不敢觑,大凡江湖异人,莫不是奇装异服,性子乖僻,是以都以为二人乃是那蒲氏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