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江南一典吏(第1/2页)带着系统穿历史
这已经是满清,吴三桂,左良玉等人的联军,攻打北京城的第四日。
到了现在,已经看出了阎应元的惊人能力。此人压根不是什么将军出身,以前也没有带过兵打过仗,最多是带过衙役打海盗。
但是,真正的开始指挥北京城的城防,却表现得相当的亮眼。
明明京城的兵,远不如边关的兵,没有打过多少仗,平时的训练也不怎么样。但是阎应元硬生生的凭着惊人的能力,挡住了联军一波一波的攻击。
要知道,联军可是足足的二十八万。
这让何玄相当的轻松。
每日只要站在城头上面,射箭就行。
一日射杀个一二千的敌人,虽然不算多,但也不能算少。
这让何玄都有些闲了。
不过,闲着也好。
节省一些精力,以待守城五天之后,用出天下无敌的大杀器,一举战胜对手。
而满清联军那边,在结束了第三天的攻城之后。
所有高层,再度聚集在了一起。
满清的多铎,代善,豪格三人出席了会议。
吴三桂,左良玉两人,亦出席了会议。
蒙古诸部也有几人参与了会议,朝八旗那边派出了一个参加会议。
除此之外,还有宁完我等有些名气的军师,洪承畴
满清的豫亲王多铎,面色相当的不好看:“大家攻城已经攻了四天了,对于现在北京城的防守,如何看?”
“固若金汤。”吴三桂面色也有些难看的道:“无论我们找哪个角度进攻,他们的守将,都可以马上反应过来,调兵遣将,让我们无计可施。”
“这守城的人,到底是谁?”肃亲王豪格也没有好气的道:“一开始听你们,整个满朝的武将,没有人肯帮何玄,所以何玄才由着江南,寻来了一个典吏。你们一开始不是,典吏就是一个九流的官,平时带带衙役,捉一捉贼之类的吗?这个典吏,压根不会打仗,怎么会这么难缠。”
“你们大明南国的典吏,都是军事天才?”
吴三桂,左良玉二人,也是懵的。
要知道,他们可是足足的二十八万大军。
这二十八万大军当中,满清绝对是当世最顶尖的军队,精兵。
吴三桂的是关宁铁骑,号称大明第一精兵。
左良玉的兵,虽然没有关宁铁骑出名。但是他也靠着这支精兵,把李自成,张献忠二人,给打得东逃西蹿的。在听闻何玄大败李自成的消息后,左良玉更是感觉,单靠兵多没有用了,要精兵化。
所以,他把自身的二十万大军,硬生生的给精减成五万大军,可以,这五万大军,绝对是精锐部队。
蒙古诸部的三万多大军,自然不用,蒙古大汉身就天生勇武,蒙古的军队就算不是顶尖,也绝对称不上弱旅。
也只有朝八旗,是真正的弱军,只能当炮灰的份。
但是精兵也有二十多万啊。
而北京城的兵,其实平时很少打仗的,训练也就是那么回事,很少训练。比起大明边军,要差上太多太多。要论起来的话,北京城的兵,最多只能算是当世第三流的军队,有可能是第四流的军队。
比起攻城的军队,在精锐度上差得很远。
而这个叫做阎应元,之前半点名气也没有的典吏,硬生生的指挥着这样的军队,把北京城守得固若金汤。那么这个阎应元,绝对是个军事天才。
其事,绝对不在吴三桂,洪承畴之下,甚至更在吴三桂,洪承畴之上。
“有没有搞错,何玄他由着江南,随便带回来一个之前压根没有一点名气的典吏,就有这么高的水平?他何玄还有天生神眼?看得出一个人会不会带兵不成?”豫亲王多铎很挫败的道。
而他这句话,其实也出了在场诸多人的心声。
在场的诸多人,这四天的攻城战当中,已经与阎应元交过手了。
深知阎应元的可怕。
场中,静了一会儿。
“其实,这人虽然厉害,但是我军的军力占在绝对的上风,多消耗些时间,还是可以攻下北京城的。”宁完我道。
“但问题是,何玄一日就射杀我军一二千人,一个月的时间,他可以射杀我军四五万人。我们虽然有二十多万人,但真的能消耗得起。”豫亲王多铎皱眉道。
在四日之前,他们还兴冲冲的想着,轻松的攻破北京城,斩杀何玄。
结果,四日之后,发现要攻破北京城,相当的困难。
“这时候,我们也许应当有内奸之计。”宁完我轻轻的摇动着羽毛扇,原来是范文程喜欢摇着羽毛扇,但是范文程死在了何玄的手中,之后宁完我就爱上了这一套:“之前是大明的诸多大臣,都反对何玄,才修书给我们。这些人,几乎遍布在大明朝廷之内。”
“他们的力量,相当的强大。”
“只要他们能配合我们,在北京城内,造成一定的破坏,甚至打开城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