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日头打西边出来(第4/7页)农家园林师
,重的麦籽就落下。
白天打麦,晚上一有风,蔡东林也拿着木锨扬场。怕天有雨,麦子打不出来,沤烂在地里,一年的收成就完了。
因为麦子多,蔡花家估摸能打五千多斤的麦子,劝靠人工扬场,最后郑墨辰,孙氏都下手了。
那边蔡有志,蔡大力,大力娘也都下手扬场,蔡玉华就负责在下面扫麦皮子。
蔡花人,使不动大扫把,蔡结实和王栓子就拿了扫把在下面跟着扫。
村子里的几个种庄稼的大把式聚在一块上山又商量的,回来让众人快打麦扬场,有可能要下雨的。
几乎年年这个时候热的冒油的时候,都会来一场大雨。
扬了几天,蔡东林看着还有一半没有扬除开,急了,可是他一双胳膊晚上酸疼的抬不起来。风倒是来大,天也时不时的飘来朵云。
蔡花看着想请人帮忙,那边有人喊蔡花家来亲戚了,找蔡花。蔡花赶回村头的时候竟然是王柱子,是来帮着收麦的,来找不着地方,总算摸过来了。
王栓子很是兴奋,抱着王柱子叽叽喳喳的着割麦挖爬蚱抓青蛙包粽子啥啥的。王柱子见王栓子比走的时候吃胖了不少,都快抱不动了,咧着嘴笑,跟着蔡东林拿着木锨学扬场。
他心思又用心学,不过半上午就像模像样的了,郑墨辰看着心里不服气,暗中和王柱子较劲儿。
速度倒是快了不少,竟然先扬完了蔡花家的麦子。几个人又过去把蔡玉华家的收拾好,蔡花几个就在场里看着晒麦子,隔一会就用脚淌过一遍,翻晒麦子。
王柱子看着蔡花几个晒的脸发红,在场里角落搭了个棚子。
晚上再把麦子拢起来成一堆,待明早再摊开晒。蔡东林和郑墨辰就拿了席谁在场里看着。
顾氏家的麦子还没有打出来玩,一垛连着麦秸秆的在场里堆着。场里一半晒着麦子,另一半还在打麦。蔡花路过的时候,听到顾氏和晋氏在吵架,所先打谁家麦子,谁家麦子多少,干活多少的问题。
几天过去,没有下雨,却也没有了风,天气闷热闷热的,像透不过气一样。王柱子拿了一堆吃的回了县里,蔡结实和王栓子看着场里没事儿干就跟着人家一群男娃子上山下河的玩儿。
顾氏家门前不远就是水塘,那里面是胡绳儿家撒了鱼苗,那鱼长了一年多,差不多能出塘了,有调皮捣蛋的男娃子趁着人家不注意去钓鱼吃。
蔡结实和王栓子也偷偷做了个竹竿,拿着蔡花平日给的零钱买了鱼线鱼钩,挖了香蚯蚓(红色的)钓鱼。
这天傍晚,蔡花看着时间不早,正要和蔡玉华到场里拢麦子,蔡结实和王栓子急匆匆的跑回来,脸上带着惊异又兴奋,怀里装的鼓鼓的。
“这是咋了!?”蔡花一惊,还以为俩人和人家打架了。
“大姐!快把门关上!”蔡结实喊了一句,那边蔡玉华已经伸手关了门。
蔡结实和王栓子这才把褂子掀开,洗脸盆里顿时掉进去两条二三斤的青鱼来。
“蔡花姐!咱今儿个有鱼汤喝了!让她骂咱,咱就钓光她池塘里的鱼!”王栓子瞪着一双大眼,着还哼了一声。
“不仅我们俩去钓了,还有好多都偷偷过去钓鱼了!”蔡结实头。
蔡花笑起来,摸摸俩人的头,
“那池塘里每年都能出千斤来鱼,你俩能钓光!?好了!晚上吃红烧鱼!”
两人不服气,天擦黑的时候又偷偷去钓鱼,却是一身水湿的回来了,
“钓到一个大的!我们来都拉不动,它把我们俩拉水里了!幸好有个歪脖子树贴着水,才没有喝水!不过鱼竿被鱼拉走了!”虽然没有钓到鱼,俩人却异常兴奋,是看到了那大鱼有多长多大,用胳膊比划着。
蔡花一听,严厉喝止俩人不许再去钓鱼。俩人乖乖同意了,拿着葫芦铲子去挖爬蚱,摸黑苍蝇喂鸡。
夜里众人睡的正熟,忽然一阵响亮的铜锣声,王宝官在外面大声的叫喊着,
“下雨了!快出来收粮食啊!大下雨了!快收粮食啊!”
众人一听,立马啥都不管不顾的套上衣裳,拿着麻袋就往场里跑。
孙氏和蔡花一人抱一怀的麻袋,蔡结实锁上门,王栓子一路奔向场里。
雨还没有下,却有很大的风吹着,树叶翻滚着,远处传来阵阵闷雷声。
场里蔡东林和郑墨辰已经在往麻袋里扒着装粮食了。边蔡有志和蔡大力也正忙活着,大力娘喊着让孙氏快,雨怕是一会就到了。
不远处顿时活跃起来,打招呼声,叫喊声,扒粮食声和闷雷声,风声汇集成一片。
几个人麻利往麻袋里装粮食,蔡东林在棚子下面放了砖头,上面铺上麦秸秆,放上板子,把麻袋垛上去。
这边急慌慌的收着,那边蔡贤俊跑过来,
“大哥!你们咋还没收完呢!?快收了!赶紧过去帮忙!咱娘干不了活儿,人又少,还有麦子刚打出来,没有扬场,要是大雨来了就泡起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