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百味药粥坊(第1/6页)农家药膳师

    “这活俺们能干,你们可别惯坏了孩子!”

    正要水田里认真插秧的江大林听此,不赞同的回。孩子们不能惯,一惯就学坏。

    虽然家里的这十亩田他一个人干不完,可要是他们一家子都不做活计。他心里可不好过。

    “爹爹得对,这叫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江云漪微微一笑,觉得她还是应该试着吃得这苦中苦。毕竟她现在还没有完摆脱农家女的身份。

    即使摆脱了,也永远改变不了,她曾经是农家女的事实。那她就跟着下地干活,永远记住这曾经受过的苦。

    这样她就会从中找到自己因何而奋斗的目标!她是为了家里能生活得更好,才这么拼命的。

    江云漪着,脱了鞋袜,卷起裤管,拿着一把秧苗一下就踩进了水田里。

    要插秧的水田都会试先犁田,往年还留在田地里的秧头要数弄掉,才可以开始第二年的春播。

    水田,水田,自然田地是水和田混一起的。这一脚踩下去直接就漫过了腿,顺着插秧线插一棵秧苗,坚难地走上一步再插一棵秧苗。

    插秧前都会从田埂头牵一条线到田埂尾,除了极熟稔的庄稼把式不需要插秧线外,其它人为免插的秧苗不在一条线上,都会弄上这么一条插秧,跟着线慢慢地插过去。

    走线插秧对江云漪来是一种很新鲜的体验,前世里她虽然是孤儿。但还真没种过田。

    这水田有些类似沼泽,只不过比沼泽略浅,而且不用担心吞人。可没注意走也会一头栽在水田里,弄得满身泥。

    江云漪庆幸自己的下盘功夫在近日的锻炼中有了长足的进步,否则她真不敢想象自己会在水田里摔几次。

    可就算是这样,她也把自己弄了满身的泥。待姚芳华过来叫大家伙用中饭时,江云漪从头到尾,连头发上都沾了污泥。

    “哎呀,你怎么也下田去了!快上来,我刚好烧了热水,大家伙都上来洗洗再吃饭吧。”

    姚芳华差认不出水田里那满身泥土的人就是江云漪。这丫头自初见到现在从来没给过她如此狼狈的印象。

    真是太难想象,平日里这丫头一副运筹幄的模样,居然想过下田插秧。

    “大家都先休息会,吃完饭再做吧。”

    江云漪有些摇摇晃晃地从水田里爬了上来,看着自己身上满身的泥嘴角抽了抽。

    她想她还是不要再下田了吧。依她现在的事,根不需要亲自下田插秧。体验一下也就好了,要是让她插一整天的秧苗,她非得抓狂不可。

    主人家一声令下,帮工的村民们自然部从水田里爬了上来,到河边清洗了一番。

    玉带河的水在开春的时侯就化了,刚好可以洗净他们身上这些泥。

    姚芳华方才明明是想让江云漪上来洗漱的,话到最后才改了口。他们虽然是粗人,但这眼力劲儿还是有的。

    下田插秧这种活儿,若上一次洗一次那还干什么干呐。多数都是爬上来后,到河边清理干净了,用过饭休息一会子,再下田继续干。

    江家的饭一如即往的丰盛,这也是村民们为何喜欢给江家干活的原因。除了每天都有不菲的工钱外,还包吃三餐。

    这样的好事,上哪找啊!

    江云漪体验过一次插秧的辛苦后,就没再下过田。也不准和高子再下田,因为私塾的报名时间快到了,江云漪让他们赶紧复习功课,明儿就带他们去私塾报名。

    下午时江云漪进暖房观察催芽的药苗情况稳不稳。之后,发觉再催个三两天就可以试种了。

    而最先一批在家中浸的那一批药苗爬藤类的金银花苗已经开始爬藤,估计再过不久就会开花。

    半夏、金线莲、桔梗、杜仲、连翘、核桃等等吐芽后就数移栽到暖房,现在的长势都极好。

    一一记录好这些药苗的成长状况后,江云漪去建房的工地走了一遍。

    一个月多了,暖房虽然建好了,可是家中住房因为她的要求比较严现在才只建了一半。

    不过住房的那个睡莲池倒是早早就建好了,先前从平县运来的那批睡莲已经移种进去。

    经过几日的照顾,这些睡莲已长得极好,荷叶田田,景色极佳。倒是荷花塘那边才刚刚吐了芽,长得没有这边快。

    晚间后抽考两个孩子的学习状况,发觉他们并没有把学习落下,心中发欣慰。

    春播期间,再加上上个月暖房的建造,她已经好久没教两孩子读书了。还好这两孩子自觉,一见到她有空闲就会跑来让她先教。

    第二日一大早,江云漪就带着两孩子到红枫书院报名。红枫书院建在安云山的红枫林里,离闹市比较远,但书院环境极好,遍种红枫,景色怡人。

    安云的红枫书院在浣州算是极有名的一家书院,有不少县城的子弟只要有条件都会把孩子送来这里读书。

    江云漪再三考虑后,还是决定把两孩子送到红枫书院来读书。除了这里的师资让她比较满意外,就是这里的学生都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