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大结局 (一)(第12/29页)农家药膳师

 云家自然是不可能知道当年皇后娘娘逃到了浣州,还即将临盆。可是云家是如何得到消息,又是如何那么确定皇后娘娘的生产时间,就必须有一个人给他们提供。

    这个人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出卖皇后娘娘的人。若是让元乐珊知道这些事部是她主导的,难保元乐珊不会在临死前拉着她一起当垫背!

    不过就算方锦娘没法为自己证明,那公主的遗骨是在云家祠堂找到的,这一云家没法分辨,一样在劫难逃。

    何况一会子还有云子晴这个人证,照样可以让把云家打入地狱。她就不信唐秉清有事一直护着云家!

    “若按唐先生这么讲,那云家的罪名还真有待查证。”

    宴峰是代表敬阳王府过来听审的。事关江云漪敬阳王不能出面,端木阳又不在京都,宴峰只能自请前来听审。

    其实知道江云漪不是公主之后,宴峰很是为端木阳松了一口气。这样端木阳回来之后不必在担心他跟江云漪的关系而不能在一起。

    可松了一口气之后,他又不由为端木阳捏了一把汗。没有了身份之别,可江云漪若真没了命,那他们不是更惨!

    刚才听着方锦娘的证词,宴峰和其它人一样不得不感叹云家计划之周密,却最终败在方锦娘这个漏之鱼上。

    若不是对云家有几分了解,连宴峰都要相信云家真的有谋反之心,这永帝能提前把云家控制起来实在是英明之至。

    可听了唐秉清之后的一番问话,宴峰又不得不赞唐秉清不愧是大周第一状师,连这样细密到几近无懈可击的证词到了他手里就部成了废话。

    有宴峰开口,其它代表过来听审的人也有少数人开口,这些人主要是为江云漪话。

    但大多数人都知道永帝已经下旨判定云家的罪行,若是他们现在开口就很可能得罪永帝,所以大半的人还是保持了沉默。

    外头听审的百姓们就没有这些人如此顾虑,他们听完审后以为云家真的有罪,可经唐秉清的一番审问他们又开始动摇。

    顺天府尹来是要感谢唐秉清接了这个烫手的山芋过去,可现在他又开始擦汗了。

    现在审问出来的结果根还是模棱两可,即不能证明云家无罪,也不能证明方锦娘的事实。

    这让他如何去判刑啊!可不管他有多头疼,这案子还是得继续审下去。

    “云老夫人,有几个问题,我也想当面向您问清楚。”

    唐秉清为云家赢得喘息的时间之后,自然不想这么快就停审。他必须一鼓作气把这个案子彻底压下来,否则等案子的结果到了永帝那里,难保永帝不会因私心想置云家于死地。

    只有在强大的事实面前,永帝才可能承认他是错的!若没能第一时间洗脱云家的罪名,在接下来的审理过程中就不可能如现在这般顺利。

    “你问!”

    云老夫人头,语气中满含感激,他们家跟唐家并没有交情,可是唐秉清能在这个时侯帮他们云家,他们云家定会铭记在心。

    她以为永帝的旨意一下,他们云家即使无罪也在劫难逃。不想云家多年积善,竟然能得到那么多百姓为他们求情,否则顺天府又怎么会公开审理此案。

    虽然她知道云家如此受百姓的爱戴并不是好事,可这个时侯她又能想到什么办法救云家呢。

    如今他们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如果能为云家平反,他们才有机会向永帝表明心迹,到时再想办法打消永帝的疑虑。

    “云漪到底是不是你们云家的女儿?”

    所有问题的关键就在江云漪的身世上,就算唐秉清现在不问,接下来的堂审照样会有人问。

    其实他初闻江云漪竟然是皇朝公主时也吓了一跳,他虽然觉得江云漪气质不凡,可他从来没想她的身份会这般尊贵。

    但事到如今江云漪的身份一再转变,相信熟知此中内情的人,也怕和他一样急于知道江云漪到底是谁家闺女。

    “我也不知道她是不是我云家的女儿,若是没有那道圣旨我们云家没人会想到她可能是我云家的女儿。知道她可能是云家的子孙,我比任何都要意外。

    方锦娘我们云家之所以会大张旗鼓的找女儿只为掩人耳目。但我想如果去细查的话就可以知道我们是不是在掩人耳目。

    我的儿媳妇因为丢了女儿曾有近三年的时间精神失常,现在云家的医馆还保留着她的诊籍;我的儿子因为丢了女儿连生意都不顾,以至于云家的生意一落千丈;而我的丈夫因为孙女儿的失踪,旧病复发没挨过几个月就去了。

    云家因为丢了一个女儿,差一就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要不是子澈懂事,早早就接过了家业,云家哪有今日的辉煌。我云家若要谋反,又何至于此?

    这个孩子的失踪是一直我们云家的心病,十几年来子澈为了怕我们伤心甚至不敢叫自己的名字。子澈是我孙子的字,他的名叫云涟,可是这么多年来又有谁知道他叫云涟,不叫子澈呢。

    我也不妨告诉大家,我的孙女叫云漪,姓云名漪,念漪书院,就是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