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又有天使来(第2/3页)奋斗在盛唐

   论功行赏,武则天亲自下旨,封侯思止为游击将军。

    这就很不错了,朝廷正儿八经的从五品的武官!要知道,像郭恪这种又有背景又有能力的二代,现在还是苦逼的六品官呢。

    然而,侯思止还不满足。

    就在武则天亲自召见他的时候,侯思止,陛下,俺不想干武将,没意思,给俺个文官当当吧。俺要求不高,也就是六品的……侍御史。

    武则天还是第一次听到一个诬告得封的屁民,竟然敢这么大胆跟他讨价还价,非但没生气,反而被逗乐了。她侍御史那是专管弹劾朝廷大臣的,你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到时候怎么履行职工作?

    侯思止当场就反问道,陛下,那你獬豸兽识字不识字儿呢?

    獬豸乃是传中的神兽,这个神兽的象征意义就是“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是朝廷律法的象征,獬豸一直受到历代朝廷的推崇。

    比如到了清朝,御史和按察使等监察司法官员都一律戴獬豸冠,穿绣有“獬豸”图案的补服。

    但要獬豸认字儿不?当然只是一个象征的图腾而已,认个屁的字啊!

    武则天当场就被问得没词儿了,笑着连夸侯思止机灵有急才,然后真的封了他做了六品的侍御史。

    别看只有六品,御史的尊贵之处就体现在这了。往常他办的案子,都是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员。

    名相魏元忠的案子就是他亲手办的,打就打,上刑就上刑具,完把宰相不当百官之首来看待。

    要不是当时魏元忠有点急智,当场就得交代在大堂上。

    有人弹劾侯思止太过分了,武则天却一笑置之,显然有意姑息甚至暗中鼓励侯思止的行径。

    ……

    等着冯朴讲完侯思止这个人的来龙去脉之后,崔耕基上行明白过味儿来了,老冯得对啊,自己太把自己当个人物了,在人家侯思止眼里,恐怕比一个蚂蚁强不了多少,随随便便伸根手指头就能摁死。

    以如今侯思止的侍御史位置,还有武则天对他的格外宠溺来看,他哪里用得着讨好武承嗣?相反,武承嗣想要拉拢他才差不多。

    那么,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此次侯思止来岭南,找武三忠的麻烦,兴许比找自己的麻烦可能性还要大一些。

    无它,武三忠那可是堂堂的一道安抚使啊,无论是份量还是实力,都不是他崔二郎一个肃政使可以比拟的。像侯思止这种人,拿下一个岭南道安抚使,跟拿下一个肃政使,哪个成就感会高一点?

    但他侯思止也是聪明人,武承嗣武三思这对宰相哥俩暗里帮着武三忠,他会不知道?他会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活儿,去得罪这对正当红的宰相哥俩?

    想到这里,崔耕又不免忐忑了,又问:“照这么,侯思止来咱们岭南道,他到底是图啥呢?”

    “不是老夫有意推脱,实在是完摸不透他此番的来意,不敢妄言啊。”冯朴连连摇头。

    不过看着崔耕一脸沉思还在琢磨的神色,冯朴还是宽慰了几句,让他不要想太多,兴许此番侯思止下来,真的就是因为他崔二郎和武三忠的笔墨官司,在长安闹得沸沸扬扬,他想为朝廷分忧,早些判个定论要给个法也不一定。

    崔耕暗里摇头,觉得不太可能,不了解侯思止其人还行,但了解之后,这丫就是个标标准准的投机份子外加彻头彻尾的人,怎么可能会因为这种事儿大老远跑一趟?

    诶!对了!

    崔耕突然想到,冯朴不知道,不代表有人不知啊!自己不是还有周兴吗?侯思止再厉害,在酷吏里面也得算弟级别的。遇到周兴这种大佬,还不是巫见大巫啊。

    恐怕他一撅屁股,周兴就知道他想拉什么屎!

    对,去问问周兴,听听他的看法。

    想到就做,他当即起身向冯朴告辞,离开了泉州刺史府。

    ……

    ……

    另一边,广州,安抚使府衙。

    武三忠也收到了武三思的口信,得知了侯思止要来的消息。

    妈的,这还得了?

    收到这个消息后,武三忠不比崔耕淡定到哪里去。

    他大怒之下,再次让人把梁波找来,将这厮吊在院子里狠狠地抽了一顿。

    他一边抽还一边骂,道:“你狗日的,出的什么馊主意啊?是你让官出银子雇文人代笔,跟他崔二郎打笔墨官司的,现在倒好,把侯思止那个活阎王招来了!告诉你,安抚使要是真有个三长两短,我就先把你宰了!”

    梁波被打了个皮开肉绽,也不敢求饶。

    直到武三忠打累了,才让人将他松绑。

    梁波也知道侯思止的大名,他强忍身上剧痛,哭丧着脸安慰道:“大人莫要如此担心,侯思止再厉害也姓侯,他真敢招惹您这种皇亲国戚?”

    武三忠一听他开解更是来气,我要是真的认祖归宗就好了。但现在问题不是啊,侯思止连宰相魏元忠都打就打,还在乎我这个四品的岭南道安抚使?

    被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