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将星人人敬(两章节合并)(第2/3页)奋斗在盛唐

    “随你怎么,某家都依你。”封常清大手一挥,粗犷豪爽道,“《孙子兵法》《太公六韬兵法》《吴子兵法》《鬼谷子兵法》……你随便挑,俺倒背如流。”

    “倒背如流?”崔猛可算是抓到一点的错处了,“你有种倒背下《孙子兵法》!”

    谁知封常清真的倒背起《孙子兵法》来了:“也动而恃军之所军三。要之兵此。功大成必,者间为智上以能,将贤军明惟故……”

    崔猛:“……”

    众崔氏子弟:“……”

    崔耕含笑不语,频频点头,很是骄傲!

    老封真不愧是史书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员名将啊,一张嘴几百字就倒背出来了,丝毫不打磕绊!

    “好!太好了!”

    “服了!想当年家父让我背诵孙子兵法,我连顺着背都勉强不过两百字吧,这厮居然真的能倒背如流!”

    “倒背《孙子兵法》,这货跟崔耕一样,也是要上天啊!”

    “这一个侍卫便能如此了不得,可见崔二郎真是名不虚传啊!”

    待他背诵到一千左右字的时候,场已经叫好声如雷。

    不怪一众崔氏子弟开始倒戈反水,谁让封常清如此逆天,崔猛根与他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啊!

    箭起射飞鸟,胸中有六韬,此等人物居然给崔耕当侍卫,啧啧,这崔二郎何德何能啊!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忽悠来的此人啊!

    但崔猛在博陵崔氏中称王称霸惯了,哪里肯低头?他依旧不愿服软,犟嘴道:“切,倒背《孙子兵法》再如流又怎样?谁知你是不是一个只知道纸上谈兵的赵括?”

    妈的,这已经不要脸到极致了!

    一众崔氏子弟纷纷低头抚额,都不敢承认跟崔猛是一伙的了。

    更有第四房的子弟在崔猛身后声嘀咕,“猛哥,咱能不能要点脸啊?”

    不过封常清却也不着恼,哈哈大笑道:“某家纸上谈兵?告诉你,擒拿倭皇,便是俺打的头阵!平定僚人之乱,某家以二十破两千!不知你崔猛有什么战绩,可以与某家比一比?”

    “什么?二十破两千?”

    崔耕擒倭皇的事儿,几乎众人皆知。但是具体如何平定僚人之乱,就只在岭南地区流传了。

    这下又轮到崔耕麾下第一马屁精宋根海出马了,这厮卖弄起口舌,舌绽莲花般地将昔日事情经过,绘声绘色地介绍了一遍。

    虽然此事颇多阴差阳错,胜得有些侥幸,但当时也的确表现出了封常清绝的军事才能。

    更关键的是,他为救主公甘冒奇险,还绝不蛮干。对上为忠,对下为义,堪称忠义俱!

    瞬间,众崔氏子弟再看封常清的目光,发热切起来。

    就连崔猛身后一向以勇武称冠整个博陵崔氏的第四房子弟,也蠢蠢欲动起来。

    他们都知道,打仗的事儿容不得半点含糊,差之毫厘,生死立判!

    有句话叫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更有句话叫主将无能,累死三军!

    如今眼瞅着突厥人就要入寇了,他们不为能否打赢突厥人,就为开战之后能大大提升自己的存活率,也要重新考虑这率领众人的主将人选了!

    那崔猛和封常清之间,谁更适合当他们的主将呢?显然,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不知谁喊了声:“封壮士莫走了,就暂时留在咱们黄城村吧!”

    “对,对,保护祖地,还要多靠封侍卫。”

    “崔二郎,你刚才可是了啊,要保咱们博陵崔氏祖地的安。别的不,到时候不可得把封侍卫留下,率领我等保卫黄城村啊!”

    ……

    这一刻,崔猛的心在滴血,他很心痛,这些平日里追随在他们身边的族人,现在是要自己马上退位让贤啊!

    不行,我崔猛乃第四房嫡子,怎么能让一个外人来统领第四房的子弟呢?

    当即,他赶紧转移话题,对崔耕问道:“你不是原因有三吗?那其三呢??”

    崔耕哪里会看不出崔猛那点心思,不过他没有戳破,而是继续道:“其三嘛,定、魏、冀、易、沧五州,来年很可能发生一场大蝗灾,此事更是非我不可!”

    关于蝗灾的担忧,五姓七望中的有识之士都已然预见,不过是个早晚的问题,只是不确定什么时候发生罢了。

    崔猛道:“非你不可?莫非你崔二郎还能有治理蝗灾的法子?”

    崔耕道:“克蝗的法子么,还是有那么一些的。比如……咱们先孵鸡?”

    “什么?孵鸡?笑话!”崔猛嗤笑道。

    崔耕微微一笑,道:“是不是笑话,你到时便知。且拭目以待吧!”

    接下来,就是正式祭拜博陵崔氏的祖宗了。

    崔耕最终还是没有去占博陵崔氏那帮伙子的便宜,选了第一份帛书,也就是和崔湜同辈的那卷帛书。

    众人按照辈份和嫡庶排好,给博陵崔氏列祖列宗上香。

    在论辈排序之时,崔耕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