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新官初上任(第2/2页)奋斗在盛唐

御史在这转一圈,就能把自己喷死!

    来到著作局的正堂,著作佐郎彭春倒是没偷懒,快步迎了出来。

    这是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身形微胖,嘴边留着两撇黑胡,满脸的干练之色。

    崔耕脸色阴沉无比,略微寒暄几句后,吩咐道:“把著作局上下人等都召集起来,官有话要讲!”

    “且慢。”彭春挥了挥手,示意史贵退出去,道:“崔著作可是对著作局的同僚们不满?”

    崔耕轻“哼”了一声,没有答话。

    彭春道:“咱们著作局以前可不这样,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其实都是因为您啊……”

    “啥?因为我?官是今天才来著作局的好不好?”

    彭春苦笑道:“卑职当然知道您今天才走马上任,但问题是,您都被任命为著作郎一个多月了啊……”

    待彭春讲清楚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崔耕不得不承认,人家彭春没谎,这事儿还真跟自己脱不了关系。

    自从大周立国以来,对外战争败多胜少,女皇陛下深感面上无光,一直想办法从其他方面找补回来。

    与“武功”对应的,那当然就是“文治”了。

    所以,武则天下旨,以右补阙张为首,修一部大型诗歌集,其名曰《三教珠英》。三教者,儒佛道三教也。这部书的主旨,就是把天下所有优秀的诗歌一打尽。

    这部书是个大工程,一直进展非常缓慢。

    可就在崔耕被任命为著作郎之后不久,这部书的编撰工作忽然加快了许多。究其原因,就是秘书省下令,将著作局的精干力量和经费,都抽调给弘文馆编《三教珠英》。

    人员也就罢了,抽调经费可是要了著作局的命了。

    大周官员的俸禄非常一般,官吏们要维持体面的生活,就得想办法找外快。其他衙门还好,著作局就是个清水衙门,也只能打经费的主意。停了经费,对著作局官吏的士气打击很大。

    好在经费才停了一个月,大家也不是撑不下去。之所以造成如今这副场面,主要是因为,经费停了,怎么买纸,怎么买笔墨?总不能拿私人的钱贴补公家吧?

    没了笔墨,大伙也只能白天睡大觉了。

    最后,彭春道:“秘书监刘自立是来俊臣的人,这事儿肯定是冲着崔著作您来的,您可不能不管啊!”

    “那你想官怎么管?”

    彭春赔笑道:“久闻崔著作有点金圣手之名,别的先不谈,您就先先大发神威,把咱们著作局的经费给解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