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汉子的日常调教(七)(第1/2页)匠国公

    在颁布悬赏令的当天下午,李宗漫步走在大街上。按照记忆,今天是县令颁布悬赏令的当天下午。

    他带着刘邦来到了衙门的街道口。

    果然,上面有一则悬赏令。

    “邦哥哥你看看就是这个悬赏令。”李宗向刘邦指了指这个大黄纸,“我觉得你当官的可能性就在这个地方了。”

    “首先如果你要是相信我的话,这个悬赏令上面的难度并不是很大。而且我刚刚看了看这个悬赏令上的是寻找县令妻子丢失的珠宝。”李宗看着刘邦,“你完完可以派你的弟们去找呀。”

    “那找到的好处是什么?”

    “官职啊笨!”李宗恨铁不成钢地看着刘邦,“你想,如果你要是帮了县令之后他肯会感激,你再让你给他提条件。那么你的条件就是当官不就完了吗?”

    “哦,原来这么简单啊。”刘邦恍然大悟,“哎呀,李宗你真的是太厉害了。”

    按照之前理综给刘邦的规定,李宗去找刘邦的弟们,而刘邦则是去找一些线索。

    李宗为什么要让刘邦去做那个比较困难的事情?而自己则去找刘邦的弟们。

    事实上这件事很简单,按照李宗的年龄,他的所作所为已经超出了他的年龄所代表的智商。如果他表现得再那么突出的话,将会被人当做首杀目标。

    智商高的人死的最快,因为目前刘邦所在的地方是齐国的。齐国的谋士并不是很多,但是齐国的实力并不弱。

    在其他国家的国君看来,如果任由李宗这么发展,那么对于其他国家将是一个有力的危险。所以,李宗将会变成群起而杀之的对象。

    李宗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就让刘邦出一些风头。如果有心的人去查他的经历,将会知道他曾经学过法家还有兵家的东西。

    那么刘邦的所作所为,将不会被别人所怀疑。而且还会欣然接受。

    刘邦现在漫无目的的走在大街上,左看看,右看看。完没有任何思绪。甚至她现在已经有一种感觉自己离不开李宗了,因为他感觉有李宗的时候,自己几乎不用思考,但是李宗一旦走了之后,他发现自己的智商貌似不够用了。

    反而李宗这一边,进展却十分迅速。

    李宗找到了,刘邦周围最好的十几个弟们。其中有将近十个都是之前跟女练过的人。那么寻找这个偷盗手的计划将会很快实现。

    大概不到十分钟左右,李宗和刘邦的弟们找到了在广场上游走的刘邦。

    “邦哥哥,邦哥哥,我找到了大哥哥们啦!”李宗跑过来扑向刘邦。

    刘邦将他接住,摸了摸头。“嗯,我看见了。那么咱们接下来要干什么呢?”

    “去吃东西啊!”李宗一脸天真地。

    “为什么要吃东西?”刘邦问道。

    “不吃东西哪有精力干活呀。”李宗回答道。

    按照古人做的时间图来看,现在已经是下午四点半左右了。这个时候酒馆的客人正好是在低潮期,并没有多少人。刘邦完可以在这个时候去李氏的酒馆里吃东西。

    “但是,钱的问题”刘邦苦涩地回答道。

    “没关系没关系,邦哥哥,这个我凯应对!但是今天晚上一定要吃饱!否则你们一定会后悔的呢。”

    “为什么这么呢,粽子?哥哥们,肯定不会怕后悔的啊。”刘邦的弟们看着李宗胸有成竹的样子,十分可爱,哈哈大笑着。

    “真的,一定要相信我。今天晚上我请客,好了吧!”李宗觉得这个时候的他们不听话会对晚上的行动造成影响。他有一点着急,便将目光看向刘邦。

    刘邦也看到了李宗,会意。

    “今天晚上就不用让粽子来请客,今天晚上还是我请客,虽然我没有那么多的钱。但是,既然粽子了,那么我就一谢到底。”

    刘邦豪爽的声音渲染着周围的气氛,这些汉子们的积极性完被调动起来了。发觉得刘邦顺眼,都暗自敲定以后就跟着刘邦了。

    李宗看到周围的人的积极性已经有了一定的增长。便开始吩咐着他们的弟一块儿跟着刘邦去李氏的酒馆吃饭。

    “呦呵,今天是什么风把刘哥给请来了?”李氏看见刘邦和一群人进来,就感觉自己的酒馆的生意马上就要开始热闹了。

    但是结果和他想的截然相反。

    谁想,刘邦没有理会李氏,直接带着自己的兄弟们一起坐在一个大桌子周围。看着李氏道,“姐姐,今天我们不是来这里吃着玩的,我们今天有正事要干。”

    “什么事啊,方便姐姐听吗?”

    “实在抱歉,李姐姐,我们做的这件事情是有一定保密程度的。”

    “好吧好吧,我也不想做这个恶人。那么今天点什么饭呢?”

    “粗炒排骨,水煮鱼,米饭二十碗,烧的水我们已经自备了。”

    “一共41文钱。是赊账呢还是现金?”

    “嗯,大姐姐可不可以私下,我找您一下呢?邦哥哥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给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