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莫衷一是(第2/2页)华娱之白金年代

依旧是差了几个档次。

    如今有票房撑腰,封小缸也不像夜宴刚上映时那么在意批评了,甚至还公开在报纸上感谢媒体的批评。

    但他仍有耿耿于怀的:“有人统计笑场次数,有人说我和葛优只能拍喜剧,有人在一句台词上大作文章人们仿佛忘记了我拍喜剧前的那些文艺片和葛优的活着。”

    实际上,夜宴不过是华宜兄弟海外攻略的一次试水,是他们抛出去探索海外电影市场水深的一颗石子罢了。

    夜宴是一记没有使力的虚招,虽然没有打入海外的主流院线,但这步巧招,让华宜兄弟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极其丰富和宝贵的经验教训。

    可以说,通过夜宴,华宜兄弟在海外观众和内地观众的审美差距中,找到一个“国际化”的平衡点。

    而且,在夜宴还未上映之前,华宜兄弟就凭借广告植入收回了一部分的成本。

    不过,对比现代题材的电影,古装戏的广告植入显得比较困难,但是黄中军依然有他自己的办法,剑南春签约夜宴便是证明。

    四钏并不是一个电影重镇,但是由华宜兄弟投资15亿美元拍摄的夜宴的广告牌处处可见。

    从传统媒体到路标广告,从灯箱广告到车身广告,这是剑南春酒签约成为夜宴赞助商之后出现的一系列捆绑广告。

    剑南春酒用夜宴这样一部古装戏作什么秀?黄中军之前也很困惑。但是剑南春慷慨地投入了几千万,要了夜宴的授权,搞了一个“夜宴电影之旅”的活动。

    活动的内容就是请夜宴的副导演和艺人明星去参加友的互动活动,中奖者可以游览夜宴的外景地。

    总之,无论口碑如何的褒贬不一,反正夜宴是挣钱了。

    至于疯狂的石头在电影市场的异军突起,记者们也是高兴啊,连着吹了十多天,能写的都写了。

    什么未来的电影大师、下个亿元大导演、年轻导演第一人、国产喜剧片巅峰之作、划时代的小成本电影

    绞尽脑汁,能想到的词都用上去了。

    总不能把宁灏直接吹成国内第一大导演,国际名导吧。

    所以当看到疯狂的石头的250万票房出炉之后,这群记者可算是最高兴的一批人了。

    林晓光一方面羡慕宁灏的风光,另一方面又有些失落,虽然投资这部电影钱是挣了不少,可林晓光自己也纳闷,为什么自己一点成就感都没有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