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动贼心思擒拿凶犯 灌迷魂药智骗中官(第2/4页)张居正

登基刚刚两个月,宫里头主事儿的是李太后。户部提出胡椒苏木折俸,皇上下旨允行。这明里是皇上的意思,其实,还不是李太后在后头当家。这个章大郎不识时务带头闹事,如果把这件事儿捅到皇太后那里,你皇太后会怎么想?一个朝廷命官活活死在章大郎的手下,这事儿已是犯了众怒。如果科道言官一起上章弹劾,李太后就是有心袒护,恐怕也得顾忌朝廷的体面。何况《大诰》律白纸黑字写着,杀人者偿命☆太后哪怕是作样子给大臣看,也得把章大郎抓进大牢。只要章大郎一犯事,邱公公那一头还不知道会担什么干系☆太后若果真要树立个清正廉明的形象,包不准还会拿邱公公开刀呢。”王篆歪理正理一起摆,真话假话掺着,廖均果然上了他的圈套,这时候才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不由得睁大眼睛,焦急道:“依王大人这么一,邱公公果然难逃一灾,这才真叫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可不是,人有旦夕祸福,此言不虚也,”王篆接着又补了一句,“听刑科已下了驾帖,要把章大郎捉拿归案。”廖均一听,愣了→朝体制:凡缉拿罪犯(不管是大臣还是百姓),须得由刑科开出驾帖。拿了驾帖抓人,如果反抗,格杀勿论。这么快就开出了驾帖,可见事态严重到何种程度。“邱公公是个好人,这下惨了。”廖均替朋友担心,连连叹气。王篆看在眼里,喜在心中,趁机道:“我倒有个主意,可以帮邱公公渡过难关。”“啊?”

    廖均眸子一闪,巴巴地望着王篆。

    “这事儿的关键是章大郎,当前最要紧的,就是不要让刑部逮着章大郎。”“让章大郎躲在北镇抚司里不要出来。”

    “这哪儿成?”王篆头摇得货郎鼓似的,“廖公公你应该知道,锦衣卫都督朱希孝是个胆怕事的人,刑部来要人他可以不给,若是李太后开了口,他敢不给?”“这倒也是,那,王大人你还有何妙计?”

    “让章大郎藏起来,藏得严严实实的,让他们找不着,”王篆眼中闪着贼亮的光,狡黠地道,“再大的事也是一阵风,一年半载风头过了,大臣们的情绪也平息了,到那时章大郎再出来,保准就没事。”廖均想了想,点头答道:“王大人言之有理,只是往哪儿藏呢?再,你不是刑科下了捕单吗?章大郎一出北镇抚司,岂不是自投罗?”王篆一笑,拈了一粒盐水花生嚼着,饶有深意地道:“天恢恢,疏而不漏,那是一句屁话。再密的,也能找着地方钻出去。”“啊?请王大人开示明白些。”

    王篆便把脑袋凑过去,同廖均咬了一会耳朵。廖均觉得王篆的计策可行,于是一击桌子,兴奋地道:“咱看也只能这么办了。待事成后,咱让邱公公摆一席酒,好生答谢你。”“答谢不敢,廖公公,你千万不可在邱公公面前露半字口风,这主意是我出的。”“这又是为何?”

    “事涉朝廷机密,一旦让人知道了,官就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这倒也是,”廖均憬然而悟,“等这事儿平息了,再让邱公公报答你。”王篆见廖均已是深信不疑,怕再下去会露出破绽,便打住话头:“廖公公,事不宜迟,你还是去会邱公公,务必抢先一步,把章大郎安转移。”罢,两人拱手告辞。

    廖均心急火燎赶回紫禁城,把邱得用请出乾清宫来通报商量。出了这大的事,邱得用竟还蒙在鼓里什么都不知道。这也难怪,乾清宫是禁中之禁,门卫森严。除了司礼监太监能来这里,任什么人没有皇上的旨意是不得入内的。邱得用从父母双亡,十二岁净身入宫前,一直与姐姐相依为命,手足之情十分深厚。这章大郎是姐姐的独苗,为了给他补这一个官,邱得用不知花了多少银子,费了多少心思。一家人都指着他升官荫子光耀门庭。如今突然出了这么一件事,无异于晴天霹雳,震得邱得用半晌不出话来。廖均一旁催促:“邱爷,这事儿再磨蹭不得,救人要紧。”邱得用哭丧着脸,问道:“依廖爷之见,咱那不成器的外甥,果能解救?”“死马当作活马医,不妨试试。”

    “那,咱们就去吧。”

    邱得用寻了个由头回乾清宫请了两个时辰的假,然后与廖均坐两乘大内专用的四人抬杏黄轿如飞地出了紫禁城,不消片刻就到了北镇抚司衙门。锦衣卫与东厂,都是**于政府之外,由皇上直接控制的两大警治特务组织。锦衣卫历来由世袭勋爵掌管。它的职能一分为二,一是宫廷禁卫、大朝仪仗等;二是负责监视大臣,缉捕廷杖犯罪臣工。因此它也设了一座大狱,即镇抚司狱。京城中有三大狱,分属刑部、东厂和锦衣卫北镇抚司,三家刑治机构功能虽有重叠,但大略也有分工:盗匪奸杀等民案,由刑部管辖;涉及宦官及公门中人犯罪,由东厂管辖;凡大臣谋反弑逆或忤犯皇上,则由锦衣卫缉拿。三座大狱,用刑最酷者,东厂与北镇抚司可以并称。有时,北镇抚司甚至还超过东厂。

    老百姓,起刑部无不骇然变色,而达官显宦,对东厂与北镇抚司则避之如虎。这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