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访衰翁决心惩滑吏 弃海瑞论政远清流(第1/5页)张居正
第十三回 访衰翁决心惩滑吏 弃海瑞论政远清流
却数月前张居正在方老汉家门前逮捕王九思闹出一场风波之后,他心中一直挂牵着方老汉一家,不知他们是否受到牵连遭人报复。尽管他曾两次派王篆前往安抚打探情况,回答都无问题,他仍放心不下。前天晚上,他又派人叫来王篆,陪他亲自去方老汉家一趟。在家中吃过晚饭,张居正换了一身青衣便服,带了几名便衣马弁,与王篆各坐一乘两人轿,不多时就到了方老汉所住的巷子口。两乘轿子在此停了下来,王篆领着张居正来到了方老汉的杂货铺门口。杂货铺已经上了窗板,大门也关得严严的。一名便衣马弁上前敲门,大声问:“有人吗?”
连问了几声,才听见一个颤巍巍的声音回答:“谁呀?”“是王大人。”马弁回答。
“哪个王大人?”门里头有人蹑足走来,声音充满警惕。“是我,”王篆对着门缝儿道,“方老爹,我是上次来过的巡城御史王篆。”“哎哟,恩人哪!”
大门吱一声打开,一个模模糊糊的干瘦人影走出门口,又是作揖又是打拱。王篆上前扶了一把,轻声:“方老爹,我们屋里话。”王篆与张居正随了方老爹进了堂屋,马弁们都留在了外头。堂屋里黑灯瞎火的,方老爹摸摸索索点了油灯。一边点灯一边解释道:“这屋里是掌着灯的,可听见敲门,怕又是歹人,就噗一口吹熄了。”灯一亮,方老汉认清了王篆,纳头就要下跪,王篆赶紧把他扶住,指着张居正:“方老爹,您看是谁来了。”
张居正笑吟吟地站着:“方老爹,这一向可好?”“好,好,”方老汉嘴上答道,一双昏花的老眼却在张居正身上溜来溜去,因为张居正身着青衫便服,显然他没有认出来,“王大人,这位贵人是?”“方老爹,这是张阁老。”王篆大声提醒。
“张阁老?”
方老爹惊得浑身一颤,不由得又凑近一步,看到张居正那一部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飘然长须,这才猛然记起,顿时在张居正面前双膝一跪,喃喃道:“大恩人哪,可有眼无珠,竟没有认出来,还望大恩人恕罪。”方老汉磕头如捣蒜,王篆上前把他搀起。方老汉情绪激动难以自制,竟忘了招待客人犹自唠叨:“听大恩人当了首辅,这是上天有眼,咱这贱地,如何能让恩人的贵脚来踏……”见方老汉不能自持,张居正与王篆各自觅了凳儿坐下。张居正借着昏暗的灯光仔细打量方老汉,几个月不见,这方老汉完变了一个人。只见他眼窝深陷形销骨立,满下巴胡子拉碴,套在身上的裤褂也都是皱巴巴的。他很想在客人面前掩饰自己的重重心事,但强作欢颜的后面依然让人能感到他有着至深的哀愁。见他如此恍恍惚惚,张居正动了恻隐之心。待方老汉唠叨完毕,他问道:“方老爹,您杂货铺的生意可还兴旺?”
“杂货铺?”方老汉凄然一笑,“还好,还好。”张居正看出其中有隐情,开导:“方老爹,你不用隐瞒,有话直好了。”方老汉愣了一会儿,喉管里忽地涌起一口痰来,他猛咳几声,才叹气道:“实不瞒阁老大人,可的杂货铺已关了两个多月了。”“这是为何?”
没想到张居正这一问,倒把方老汉心中的苦楚都勾了起来。自从他的儿子方大林被王九思当街打死之后,这个案子便成了京城的第一大案。刑部、大理寺、东厂、锦衣卫等一应办案部衙,走马灯一样,几乎不隔天地到方老汉家问事取证。常言得好,穷人怕接媳妇,富人怕打官司。只要有惊动官府的事,有多少银子你都赔得进去。单方老汉家,来一起胥吏皂隶各色差人,哪怕问了三两句话,都得打发一顿酒饭,见人封几个脚廉。开头,方老汉一心只想着给儿子伸冤报仇,花再多的钱也不心痛。各衙门办案的吏卒,都是些能在干骨头上吮出血来的刁钻蚂蟥。吃了原告吃被告,是他们的行规。如今这个案子,王九思是个无家无室的人,又已经关在东厂大牢里,人都见不着,又从哪里去榨油水?因此差人们便都把弄钱的主意打在方老汉身上。一个多月下来,可怜的方老汉做一辈子生意,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一点家底就被敲得一干二净。可是这王九思究竟偿不偿命,却还一直没个法。其实这案子有东厂把持,任什么衙门都插不上手。方老汉只是个份份的苦主,这里头的一淌子浑水他哪能知道?只要是个皂衣皂裤的公门中人,他都当是一个得罪不起的王爷,都是能替儿子伸冤的恩主。所以,大凡进门之人,他都是好酒好肉的款待,现钞现银的打发。又过了一个多月,不但把方老汉的几个家当吃得干干净净,而且还欠了一屁股烂债,一家人赖以活命的杂货铺也山不显水不显地垮了下去。看看家中什么都没有了,差人们也不再上门。直到此时,方老汉才明白这些衙门中的吸血鬼并不是为了给他伸冤,而是挖空心思前来敲榨钱财。好端端的一个殷实之家,如今已是家徒四壁人财两空。方老汉一个快七十岁的老人,只得领着新寡的儿媳和尚未成年的孙女云枝苦熬岁月。在张居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