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元夕风波(二)(第1/2页)盛明贤王

    只听“嘭”的一声,楼道口木门被猛然撞开,十余名厚甲护卫蜂拥而入。

    “有刺客!”男孩叫道。

    众护卫飞身上前,摆开阵势,合力围攻那名刺客。

    护卫的身手远不及刺客,但仗着人多势众,堪堪将他困住。

    一名儒雅的中年男子自楼道口急走过来,关切地叫了一声:“祁铭!”

    男孩回头一望,“父王!”。

    刺客闻言,立马意识到来人应是王朱瞻墉,那男孩肯定是王子朱祁铭!他大吼一声,但见剑气激荡,众护卫稍一退避,他便纵身扑来,剑锋直指朱祁铭前胸。

    那剑势十分诡异、凌厉,让人在丈远外便觉得寒气透骨。

    众护卫阻挡不及,无不大惊失色。

    王神色一凛,急着抢上前去,却被两名随从死死拽住。

    朱祁铭将身边的吕夕谣往楼道口一推,随即侧身飘转,如陀螺一般。

    刺客的长剑几乎是贴着男孩的后背划过。

    众人齐声惊叫,几名丫鬟吓得捂住了双眼。

    “九华三幻!”刺客惊叹一声,随即双脚落地,横剑向朱祁铭抹去。

    就在这时,楼道口人影一晃,一名年不足三十的劲装壮士飞身扑向刺客。

    壮士手中的长剑如凌空暴长一般,须臾间便已抵至刺客胸前。

    刺客的长剑离朱祁铭尚有一尺远的距离,此刻撤剑回护已然不及,他微微挫身,肩上受了一剑,踉跄着退出数步。

    刺客朝团团围上来的护卫看了一眼,倏地腾空而起,直向帘外飞去。

    壮士刚想纵身追去,王回过神来,连忙制止道:“梁师傅且慢!街面上行人失控,打斗起来恐伤及无辜。”

    原来,那壮士正是朱祁铭的武师梁岗。

    王快步来到儿子身旁,轻声问道:“祁铭,没事吧?”他的声音有些颤抖。

    借着灯光,朱祁铭看见父王脸色煞白,便迅速从方才的惊惧中定下神来,宽慰道:“孩儿好好的,父王不用担心。”随即朝梁岗深深一躬,行的竟是文士礼。

    梁岗见朱祁铭无事,欣慰地笑了笑,转对王抱拳道:“殿下,在下方才将客人送出后门,所以来迟了一步,若王子殿下有何闪失,在下百死莫赎!”

    王摆手道:“梁师傅言重了,你在替王公干,有何过错?倒是你救了祁铭性命,王甚是感激,改日必有重谢。”

    梁岗道:“多谢殿下!殿下,刺客使的应是北海神鹰帮剑法。”

    “北海神鹰帮?”

    “五年前,北海神鹰帮帮众与鞑靼武士血战于女真地界,死伤惨重,活下来的人不知所踪,这些年江湖上不闻北海神鹰帮任何音讯,如今竟有幸存者入京行刺王子殿下,当真是咄咄怪事!”

    王眉头紧皱,他在努力回忆自己做梦都不曾去过的北海,究竟何时与王府有过交集。

    一年前五名死士饮毒自尽的往事又浮现于脑海,深埋于心中的那道疑惑再次受到触碰,怒意如潮而至。

    这时,吕希闯了进来,讶异地环视一片狼藉的现场,微怔之后,见吕夕谣安然无恙,颇感欣慰,转对王拱手道:“礼部员外郎吕希参见王殿下!”

    王敛起怒色,暂将儿子遇刺一事放到一旁,稳住自己的情绪。温言道:“吕先生来了。哦,此刻街面上情势如何?”

    吕希答:“回殿下,东城兵马司吴指挥使率数千人维持秩序,疏散行人,此刻,街面上已安定如常。”

    王点点头,轻轻舒了口气。

    待到吕希回完话,吕夕谣方开口叫了声“父亲”。几乎在吕夕谣开口叫唤的同时,朱祁铭躬身道:“先生。”

    两个孩不约而同地扭头看向对方,脸上都浮起诧异之色。

    王看一眼吕夕谣,眼中掠过一丝诧异,“吕先生,令爱为何一人进了彩楼?”

    “在下惭愧,方才街面上混乱不堪,在下一时大意,竟不知女独自上了街市,若非王子殿下抢在行人挤倒她之前将她带入此地,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经历过方才的惊险之后,梁岗仍然有心情开玩笑:“好一对金童玉女!这是缘分啦!”

    吕希有些尴尬,他不想落个攀龙附凤的嫌疑。“殿下,在下与好友有约,不便久留,告辞!”吕希行礼后,拉上吕夕谣向外走去。

    吕夕谣回望朱祁铭,几乎是一步三回首,直至出了彩楼。

    这时,黄安入内禀道:“王殿下,瓦剌使臣已上路。”

    王道:“王要入宫面圣,梁师傅,你带十名护卫随行;黄安,你带其他人回府。”

    “是!”众人齐声应道。

    灯市里的人比先前少了许多,所以车行通畅。王一行分乘三辆马车,顺利出了灯市口。

    朱祁铭与父王同乘一辆马车,他撩开车帘,只见空中一轮满月高悬,月华如洗。

    方才的彼处还是人声鼎沸,片刻后的此地却格外静谧,恍如天涯两端。

    月夜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