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怒其不争(第2/2页)盛明贤王

时散得无影无踪。“谁来啦?”

    牛三咧开嘴就是一阵讥笑,挤兑的话脱口而出:“谁来了?你梦中的神仙妹妹来喽!”

    牛三的话来并无明显的指向,但在眼下这种特定的环境中很容易让人立马想起霓娘来,这样就会产生歧义。徐恭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不禁又瞪了牛三、蒋乙二人一眼。

    朱祁铭也想到到了这一层,却没有在面上表露出来。“霓娘不现身,这表明鞑贼不在附近,咱们的处境相当的安。”

    “殿下得是。”许是不想让自己的目光再触及牛、蒋二人吧,徐恭移动座椅,侧过身来正对朱祁铭,“殿下被掳后的经历真是一波三折呀!有些事在下亲眼见过了,未知的事也从殿下这里听了,殿下虽然年少,但智识过人,一路上与凶悍的鞑贼较量过,与保安州的昏官较量过,与方正那样明人暗鬼的奸佞也较量过,还与冷血的杀手较量过,殿下是一路凯歌高奏,真心话,殿下的这番作为只怕连成年人中的智者也做不来!,”

    牛三、蒋乙这会儿倒是听得入神,闻得徐恭赞誉朱祁铭,牛三鼓着铜铃眼睛连连点头,蒋乙照样是嘿嘿嘿地傻乐。

    智者?朱祁铭脑海里顿时浮现出了庞哲的身影,“徐千户太高看座了,要是与庞先生那样的世外高人斗智,座恐怕会输得找不着北!”

    “诶,殿下何必妄自菲薄?坐而论道岂能分出高下?殿下年少,日后的作为不可限量!再,庞先生乃高洁之士,怎么会与殿下为敌呢?”

    想徐恭的后半句话还是颇有道理的,在自己知道的所有人中,有两人的智识让他万分的景仰,此二人一个是青松道长,一个是庞哲,与他们相处,还真应了那句话: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也对,他二人才高德馨,自己又怎么会与他们为敌呢?

    突然,朱祁铭想起了斗篷男,不知为何,他顿感头皮一阵阵发紧。“徐千户,在我大明境内内斗,胜了又能如何?日后与瓦剌铁骑对阵时斗智斗勇,那时的取胜才值得座期待。”

    徐恭凝目想了许久,“瓦剌铁骑身经百战,确实不好对付!当初在下也是依仗隐伏突袭,才屠尽二十余名鞑贼,若领军与瓦剌铁骑摆开阵势对战,在下并无取胜的把握。不过,鞑贼只有勇力,凭殿下的禀赋,假以时日,何愁不能以奇谋异策战而胜之!”

    “徐千户此言差矣!”朱祁铭回忆起当初在松树堡的一场简短对话,他能地意识到斗篷男是个相当厉害的角色!“瓦剌也有高人,若论深谋远虑,运筹帷幄,放眼我大明,能与瓦剌高人相抗衡的只怕找不出几个人来!”

    徐恭的脸色渐趋凝重,“那便难办了!自仁宣以来,大明对鞑靼的战绩不佳,而今瓦剌的战力又胜过当年的鞑靼,且瓦剌控制了鞑靼诸部,实力倍增,若再有高人从中设谋,我大明的北境堪忧啊!”

    岂止是北境堪忧!朱祁铭就想将话题往深了引,却闻牛三重重哼了一声。

    “殿下不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论智谋,我牛三自然不能与殿下相比,但对付瓦剌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哟呵,口气倒不,不知你是否经受过实战的检验?朱祁铭有些怀疑地笑望牛三,却未搭话。

    “宣德十年秋天,在下赴大同那边办案,曾到过边境一带,当时听村民有二十余名鞑贼潜入到了我大明境内,在下只带十二名手下,于途中设伏,就将他们生擒,点点人数,足有二十六人,个个都骑高头大马,一问,嘿,居然是瓦剌人!”

    朱祁铭大感诧异,却见一旁的蒋乙嘿嘿直笑,徐恭也是一个劲地摇头。

    牛三显得有些不自在,不满地嘟囔着,起身往洞内床榻那边走去,“无趣,不如睡觉去!”

    朱祁铭疑惑地看向蒋乙,“能生擒二十六名境的瓦剌人,牛三相当的了不起!”

    “嘿嘿嘿,其中妇孺就有十六人。”

    “不是还有十名鞑贼么?”

    “嘿嘿嘿,人家根就不反抗,也不逃,事后听他们是跑过来投奔我大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