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逆袭(第1/2页)盛明贤王

    双方相对而立,距离约有丈许。

    朱祁铭瞟一眼贞成手上的日刀。那柄刀像极了中国唐代的唐横刀,只是刀背比唐横刀略厚,刀尖处的弧度很不明显,从远处看去像一道笔直的斜切面。

    日刀起源于唐横刀,在唐代之前,日的制刀技术十分落后,带有汉代环首刀的特点。唐高宗时期,中国与日(倭国)在朝鲜半岛东南端爆发了中日历史上的首次交战——白江口之战,当时唐军所用的唐横刀劈砍破甲能力和柔韧度都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日刀,让身着皮甲的日武士完丧失了防护能力。

    白江口之战的结果是,日举国最精锐的部队大败,唐军以一万三千人对日四万二千人,结果以少胜多,陆战与水战都取得压倒性胜利,日数万人被杀或溺死,此战震动了整个日,从此,日低下头颅,一直谦卑地向中国拜师学艺,从白江口之战到明代万历年间的近千年里,日一直不敢再向中国叫板。

    日刀就是日知耻而向中国偷师学艺的杰作。

    此刻,朱祁铭以短剑对日刀,兵器上明显不占优。嘿嘿,那就用武艺击败你!

    就在双方凝神以待的时候,那个日子不经意地伸出左手,缓缓取下头上的侍乌帽子,递给一旁的同伴。他额前和头顶上的头发已被剃去,露出油光光的青皮,四周的剩发自然垂下,一条猫尾一样的发髻覆在头顶。

    咦,月代头!帅哥瞬间变青蛙,呸,这都什么呀?丑死了!

    瓦剌人、鞑靼人、女真人,还有日人都好这一口,也不知抽的什么风!

    当对方向他重新投来阴冷目光时,朱祁铭只觉得十分好笑,他拼命控制着自己,但身上的劲道还是不知不觉地松散了下来。

    突然,人影一晃,对方以无比诡异的身法朝这边飘来,那速度堪比闪电!

    那柄精美的日刀泛着刺目的寒光扫向朱祁铭的腰腹,尖厉的呼啸声动人心魄。

    朱祁铭心中骇然,间不容发之际,他屏气敛息,一招李广射虎,挥剑朝日刀刺去。

    “叮”的一声,朱祁铭顿觉虎口发麻,腾腾后退数步,气血直往上涌。不待他拿定身形,倭刀便如影随形地卷来,破空声令人闻之色变。

    殿中无数道惊咦汇成一声沉闷的巨响,余音在耳边嗡嗡直吟。

    金英害我!梁岗误我!

    他哪怪得了别人?归根结底,还是怪他自己轻敌!眼前的对手武功不低,且招式简练,刀法凌厉,朱祁铭却在不知彼的情况下贸然应战,还在关键时刻分神,一招落后便招招落后!

    更为可怕的是,这并非一场点到即止的游戏,对方每招必击要害!朱祁铭纵然相信对方砍中一刀之后,绝不会再砍第二刀,但凡胎**岂能轻易承受日刀的凌厉一击!

    生命只有一次,不容拿来试错!

    许是回京后安逸日子过得太久了,淡忘了当初的血雨腥风,才导致如今的狼狈!朱祁铭只能把眼前的处境当教训收藏,当即打起十二分精神,拼命化解对方的攻势。

    他已无力扭转颓势,身形不再潇洒自如,剑法不再飘逸流畅,只是左遮右挡,东躲西闪,不时拿短剑去格开厚重的倭刀。

    “认输吧!”

    “快投剑!”

    旁观者的奉劝声纷纷传来,可是,朱祁铭还不想垂下那颗高贵的头颅!

    就在朱祁铭渐感力不能支的时候,一刻限时已到。

    司礼官一声号令,双方罢手分开。对方投来鄙夷的一瞥,肆无忌惮地加以挑衅,然后昂着头退到一旁歇息。

    朱祁铭郁气盈胸,顿感烦躁不堪,急急脱下亲王冠袍,随手甩在地上。

    殿中响着许多道好心的奉劝声,劝朱祁铭认输,但还是有那么几道极不和谐的声音飘了过来。

    “虽是比武助兴,但也不能输得太难看吧?”

    “堂堂亲王,衣冠不整,成何······”杨荣身后一名年轻官员碰见朱祁铭犀利的目光,将后面的“体统”二字生生咽了回去。

    御台那边一名禁卫高手快步走到朱祁铭身边,“王殿下,皇上,殿下千万不可硬拼,万不得已就认输算了,免得伤了自己。哦,殿下,洪武年间大明从‘闽人善操舟者’中挑出三十六姓人家,派往琉球,以便琉球与大明往来,这些人著下《武备志》,后传入日,日武学发源于此。”

    总算遇到了一个博闻多见的人,但为时已晚!朱祁铭无暇再去探究对手的武学渊源,他想起了当初与牛三、蒋乙练剑时的情形,那些化繁为简的招式正好派上用场!

    师傅过,临战须知变通。

    持剑回到场中,此刻,他不再分神,默念一遍《心空歌》,仗剑凝神以待。

    “呯!”

    双方几乎同时移动身形,刀剑相碰,倏然分开。日刀的力道不容觑,但短剑的灵巧自可弥补威力上的不足,双方刀来剑往,一时间势均力敌,看情形似乎难以分出胜负。

    大殿之中但见处处目光闪动,却听不见一丁点的轻声细语。

    平淡无奇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