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找到突破口(第1/2页)饮食1999
上一世,汪波因为经济问题被调查过一段时间,好像是因为给RB人的文蛤出口价格太低,怀疑是受贿。结果没查出什么问题,但是养殖场的位子丢了。
这件事就发生在八月份,母亲黄玉秀也受了牵连,被辞退回家。
要是还在岗,至少母亲旧病复发的时候还能报销一部分医药费。
上一世就是因为如此绝望,孙林才撕掉了江东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义无反顾地出去打工。
要是汪波不被人整下去该有多好。
汪波狠狠吸了口烟,眯着眼吐着烟圈,一脸气愤,“妈了个巴子,鬼子这次拼命压价,四公分的文蛤你知道他们给多少钱一斤?四块钱!他们咬死不松口,就是因为有人跟鬼子勾结好了,就准备借着这次机会让我下台。想要我这个总经理位置就直嘛!到哪里都是干革命!何必便宜了鬼子!”
孙林算是听明白了,作为局外人,他也感到气愤不已。这些人真是好算计,你汪波不肯把文蛤出**出来?可以,现在RB那边的客户出价这么低,你怎么搞的?是不是受贿了?是不是利益交换?最起码,也是工作不力,出口贸易还是需要专业人士来打理嘛!交给县里面的进出口贸易公司嘛!到时候价格肯定不会这么低。
要么把文蛤出口权交出去,要么下台。真是杀人不见血。也可恨,不惜把利益输送给RB人。
反正RB商人是一拍即合,来RB国内正在涨,要是提前签好一个低价的长期供货合同,那再好不过。
“汪叔,你就这么束手待毙吗?”孙林很不希望看到汪波倒台,在他看来,汪波很有能力,也很有魄力,干个县长都绰绰有余。
汪波摁熄烟头,哈哈笑了起来,大手一挥,“别忘了,我们可是79年枪林弹雨中闯过来的,哪能这么容易被斗垮。”
孙林点头,不敢表露出内心的忧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RB人的价钱这么低,千万不能答应他们,还是赶紧另外找销售渠道。最起码,长期的供货协议不能签,我上次看到新闻,RB国内的文蛤价钱正在涨。”
答应就惨了,到时候RB国内不断涨价的消息传过来,汪波这边却签了低价的长期供货协议,简直百口莫辩。
汪波默然点头,显然他正打算这么做。他也是厉害人,懂得权衡利弊。
孙林沉默下来,形势不等人啊!要是能够尽快破局多好?
他的第一桶金,多半要拜托汪波,可是眼下无论如何,要力保汪波才行。
他思来想去,忽然眼前一亮,想到了一个朋友。
《东京美食家》的主编松井尾也。
重生之前,他跟松井尾也依然是很要好的朋友,无话不谈。当年在RB美食界纵横,松井尾也给了他不少的帮助。
松井尾也是松井家的直系继承人,松井虽然不是财阀,却也是个大集团,颇有财力。只不过松井尾也是个怪人,视钱财如粪土,只喜欢美食。
只有孙林能够抓住他的心。
松井家自身有不少产业涉及到进出口、餐饮与海产品加工等,光是松井尾也一句话,在RB美食界就有不的威力。
为海东的文蛤打打广告,只不过松井尾也的举手之劳。
问题就是,该怎么跟松井尾也搭上线。
上一世是知己,这一世呢?
孙林忽然眼前一亮,投稿!
不是抄袭,是原创。
投给松井尾也负责的《东京美食家》,吸引他的注意,接上头之后,就一切好办了。
当然,这也是一举两得的事情,RB美食杂志一篇排在前面的大论,可以给到4字六千到一万日元的价格。
即便按照新作者待遇,拿六千日元的标准,按照四千字来算就是六万日元,折合人民币44块左右,税后。
妥妥的千字千元。
这年头一个新人给国内的杂志投稿,就算是能录用,也没多少稿费。1999年国家版权局出台基稿酬标准,每千字3元-1元,到孙林重生前依然是“行业指导价”。
国外的稿费,在任何年代都要比国内高很多。
而美食杂志之类比较高端的杂志,稿费更高。
给《东京美食家》投稿,肯定能录用。
松井尾也这时候喜欢什么,钻研什么,孙林知道的一清二楚。
关键这家伙很有性格,对华夏很有好感,不排斥华夏人的投稿。甚至,还会提点。
用这家伙的话来,霓虹国的文化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华夏,美食文化也是如此,饮水思源,也希望华夏能崛起一批能做精致料理的大师,以及美食理论家。
题目孙林已经想好,《法国料理与霓虹料理在调味上的通用》。
这个时代,韩流还没有崛起,霓虹国的经济也是在鼎盛的时候,一切都欣欣向荣,而霓虹国的美食文化也飞速繁荣,这个过程,掺杂了霓虹美食文化对华夏料理与欧洲料理的融合,尤其是法国料理。
那个年代,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