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来不来打赌?(第1/2页)饮食1999

    席间孙林主动提起海东滩涂的加大开发,以及海东海产品加工厂,让沈淮很满意。

    目前海东滩涂足够广阔,但是养殖面积还不够大,而且单位产出也不够,养殖过于粗放,技术含量不是很高。

    最大的问题是,利润最高的其实是海产品加工厂。

    要是把海产品加工厂设在海东,对文蛤等海产品进行精深加工,那么每吨的利润起码能提升一半以上。

    这一笔没道理都让RB人赚。

    如果海东自己发展,遇到的问题很多,比如RB方面的联手压制,机械进口等前期问题,市场推广等后期问题。

    但是这些问题,在松井水产面前都不是问题。

    所以孙林想把松井水产引进来,成为主要的助力。

    而核心利益要想留在海东,就得靠松井尾也,不然松井水产没那么好话。

    沈淮听的津津有味,郑重点头道:“如果这些都能实现,那对海东的经济发展是一大步。我可以保证,将来你们秋林贸易公司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有功就要赏,卸磨杀驴这事情我沈淮不会干。下一步,我准备申请注册海东蛤这个品牌,打好品牌推广,让世界都知道海东文蛤才行。另外,种苗培育之类的活,靠技术、耗资金,不能推给企业,县里会着手做。”

    沈淮的这些,正是孙林需要县里面出头做的,这样的话,他就能节省很多时间。完成前期的铺垫,能安心去建宁上学。

    所以孙林来觉得,赵益荣把沈淮请过来,真的是太合他的心意。

    孙林朝着黄滟芝笑道:“之前你问我为什么多此一举,要买三个店面,现在不妨告诉你,我开饭店,可不是一般的饭店。”

    黄滟芝之前的确追问过孙林,照孙林的谋算能力,创业初期没必要去把资金用在店面上头,开饭店的话,利润还不如眼下的文蛤生意呢。

    她没好气道:“别卖关子了。”

    孙林哈哈一笑,对着众人道:“我想开一家以海东文蛤为主要原材料的饭店,将来发展成为连锁品牌。”

    沈淮等人眼前一亮,这有点新鲜,还没有人提过这种海东文蛤为主的连锁品牌。

    黄滟芝撇着嘴,“连锁品牌?国内早就有很多了。你要是不出彩,只怕连锁不起来。”

    孙林故作高深地道:“要不我们打赌?我这个品牌,可是独一无二,目前任何一种文蛤的做法都不在其中,我这是完的创新。而且,我这种做法,是真正地好吃。”

    黄滟芝不服气,昂着头道:“我不信,有事明天做给我们吃。”

    “可以啊!输了的话,你给我当一个月服务员。”孙林一脸坏笑,他是故意在逗黄滟芝,总觉得,刚刚的黄大姐有点不正常,似乎情绪不是很高,这可不正常啊!

    马佳璐立马鼓掌赞同,“我赞成,赌了赌了,输了我也当一个月服务员。”

    陈海笑嘻嘻的,巴不得赶紧赌,孙林赶紧赢。这样,他就能跟眼镜娘相处一个月了。

    汪波对孙林有绝对的自信,笑着不话。

    赵益荣笑嘻嘻道:“那我们明天有没有这个口福?”

    就算今天赵益荣没把沈淮请来,孙林也打算请赵益荣明天作陪,“当然有,明天你们就是我的第一批食客,以后给我多宣传。”

    黄滟芝接过话茬,扬着眉毛道:“赌就赌,谁怕谁啊!要是我输了,我也不当服务员,我当老板,我出钱入股。”

    孙林眼珠子一转,这买卖可以,黄大姐是英国籍,这样一来,他这个餐饮公司就是外资企业,能享受不少实惠。

    他之前就转过这个念头,可是涉及到金钱,就没多想。他希望跟每一个朋友的关系尽量纯粹,不要受到金钱的影响。

    双方都很有默契地没有谈什么入股比例,这些都是次要的。

    黄滟芝给孙林的支持是实实在在的,至少可以挂个外资企业的名头。

    实际上,黄大姐也是如愿达到目的,她有心想要帮助孙林,可是知道孙林的性格有些傲,用这种办法,又能帮到孙林,又能不生硬,很好。

    借着这个口子,以后她就能更多的给孙林提供支持,毕竟孙林的事业也有她的股份对不?她希望尽可能的靠她来弥补孙家失去的东西,甚至赎罪。

    这是属于她的救赎。

    当然,她也有另外一个心思,将来要是孙林知道真相,考虑到双方在事业上的利益纠葛,或许就没那么容易翻脸。

    沈淮笑道:“你这个连锁品牌也是在给海东文蛤正名,县里一定好好支持。”

    孙林正色道:“海东文蛤要走出去,国闻名乃至世界有名,会很艰辛很漫长,要助推前进的话,好的载体很重要。这个连锁品牌,很关键。”

    沈淮放下酒杯,想了想道:“这倒是给了我启发,以往我们注意力都是在水产市场。实际上,我们可以凭借美食品牌作为载体。如果大量使用海东文蛤的美食品牌崛起,对海东文蛤的市场推广的确很有作用,而且作用比我们以往向各地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