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鱼儿上钩了(第1/2页)饮食1999

    徐彪还真的跟着去了沪海。

    黄滟芝选的几家店面都相当不错,在居民区的汇集点,租金也不贵。

    可以,店只要开出来,生意肯定红火。

    当然,也有在CBD、繁华街口的店面,这让徐彪有些不解。

    孙林给出了解释,就当是做广告,那点多出来的租金无所谓了。虽然锡纸花甲是平民品牌,但该有的逼格也是要有的。

    徐彪并不懂逼格是什么意思,但他心头雪亮,这是一种另类的品牌推广。那些白领也好,繁华街口的购物客也好,都是绝佳的口碑推广者、发散者。

    到了新开的店面,徐彪意识到孙林没有吹牛,还真的是几家店一起开。

    而且,东花甲在沪海的店更加的规范,比如统一着装,比如订制的餐具。当然,收银机等已经是标配,这是徐彪所没有做到的。

    虽然厨房不需要精湛的厨艺,但是店长到店员都被孙林培训了几天,制定了严格的厨房规章制度。

    严格程度甚至可以达到一流饭店标准,徐彪是做饭店起家的,对此心知肚明。

    因此,他对孙林也多了几分好感。

    除此之外,他也有叹息,遗憾。

    可以东花甲这样搞下去,会成为一枝独秀,在其他商家反应过来,开始模仿锡纸花甲的时候,东花甲基已经可以完成一轮野蛮生长,进入加盟店资金扩充期。

    那么他对于海东花甲的寄望就大打折扣了。

    他当然也可以紧随着东花甲的步伐,打进沪海,甚至可以借着东花甲的名气来进行扩张。

    可是,此刻他犹如吃了一只苍蝇一样,觉得不出的难受。

    更加让他难受的是,他此刻从孙林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运用到实际的连锁经营上头,会很有帮助。

    可是,他真的有点拉不下脸。

    还要不要脸?

    他居然要跟在一个少年郎后面萧规曹随。

    这让他臊得慌。

    “对了,你们一下子在沪海铺这么大的摊子,资金有问题吗?沪海这边连锁加盟的话,还要一段时间的市场推广才行啊。”他还是不甘心,想要试试孙林的底。

    孙林满不在乎地回答:“没错,我就一百多万的资金,很多都是欠债,比如厨房配套、装修等,撑过一段时间的账期就可以。后面海州有一部分的加盟费,可以填过空档。”

    徐彪马上问道:“那你接下来的一轮扩张呢?资金怎么来?”

    “贷款啊!”孙林肚子里暗笑,徐彪显然是上钩了。

    徐彪认真看了看孙林,发现不像是在谎,也没必要谎,顿时揉了揉鼻子,觉得有点心塞,想要追问,又觉得不好意思。他还是迟疑着问道:“海州的话,没那么好贷款吧!”

    是啊!你东花甲走的是轻资产路线,名下没有什么房产物业啊!

    孙林狡黠一笑:“等徐老板回到海州就知道了!”

    徐彪疑惑起来,他知道孙家跟李兴伟、沈淮等人搭上了关系,但是,银行毕竟是独立的,李兴伟也只指挥不动。

    只有他这样的有识之士,才能看到东花甲潜在的价值,但是银行不一样,银行以风险控制为主。

    除非是海州地方信用社?

    也不可能!李兴伟是空降派,还没掌握地方信用社,就算能够强行压着信用社贷款,也会成为他的一个污点。他没那么傻,将把柄送到地方派手中。

    思来想去,徐彪还是摸不着头脑。

    难道是孙林故弄玄虚?想要吓退他?

    没错!孙林的东花甲肯定也怕这么快就有锡纸花甲品牌跟他近身搏斗。

    徐彪心事重重,孙林一笑,不再去理会他。

    新店正式开业,生意还是不错的。

    孙林没去管后续生意怎样,当天就跟徐彪一起回了海州。

    当第二天徐彪还是决定,要抵押龙仙大酒店,在沪海迅速铺开三五十家直营店,跟东花甲好好斗一斗的时候。他得到了消息,RB客人访问海州。在市长李兴伟的见证下,双方达成了一系列的合作协议,重点是海东海产品的对日出口,以及海州港口的建设、港口工业区的投资。

    徐彪敏锐地注意到,东花甲也在其中。

    东花甲跟RB的松井餐饮服务管理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东京成立东花甲RB公司,合作运营东花甲连锁餐饮,松井注资1亿日元,占49%的股份。

    徐彪注意到,东花甲海州公司对外公布的信息中,法人居然是英籍个人,而且有英国方面的投资。

    这让他感到很震撼,也感到很无力。

    人家东花甲都已经打入了RB市场,马上就要进入东京。

    而且,看来人家根就不缺资。

    就凭着今天这个金额最的合作,就能拿到台面上来,可见海州地方对东花甲的支持。

    之前孙林在沪海的时候,跟他提起过东花甲对海东文蛤产业的巨大作用,他当成了耳旁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