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这买卖要的要的(第1/2页)饮食1999

    这玩意是孙林跟孙任健一块想出来的,孙任健左看右看,觉得很满意,拍了拍手,“我去帮忙把竹签子机器赶出来,不耽误你们卖串串。等会做好了,我再来尝。”

    孙林开始把立方体钢桶提起来,一个个清洗。

    刚做好的东西,要反复洗刷很多遍,才能用来放串串。

    孙林有洁癖,这点源自于他母亲黄玉秀,虽然家里条件不好,但几个孩子都是穿的干干净净,家都继承了她这个习惯,什么都要爱干净。

    吃的更加是这样,自己可以将就,卖给别人吃的,不能将就。

    即便昨天就用洗洁精的水浸泡过又刷过的,孙林还是多洗刷了几遍。

    今天只是尝试,所以串串煮的不多。

    高汤是孙林带着陆永国一起调的,香味扑鼻,很快,串串的香味也出来。

    “今儿个卖串串不?”陈海有些期待,看到孙林戴着口罩,在心翼翼用包着保鲜膜的手串菜,也忍不住去戴上口罩。

    孙林点头,“卖!不过,要等。”

    他还在等徐德广给他回复。

    卖茶叶蛋算是打了个擦边球,现在是真刀真枪卖串串,需要巴腾玛格EHS部门跟行政部后勤同时答应,徐德广已经在为这个奔忙。

    老孙头骑着三轮车回来,带回来订做好的帆布防雨棚,还帮着在大三轮车上架好。

    老爷子跟孙林他们混的比他儿子还熟,谁叫孙林有什么好吃的,总是先想着老孙头夫妻。

    对了,还有阿呆,阿呆一直乖乖凑在陆永国跟杨斌旁边,讨好地摇尾巴。

    这防雨棚也是孙林自己设计的,前几天就开始弄这个,架在大山轮车上,不仅防雨,也防尘。

    就跟电影《煎饼侠》里头那煎饼车一样,顶棚、侧面密封,就横向的做了跟门帘一样,可以挂起,也可以放下来,设计的很精巧。

    孙任健扫了一眼,咧开嘴笑了,“林子,无论你搞什么东西,都挺别树一帜,脑袋瓜就是不一样。”

    从卖茶叶蛋时的卫生纸跟垃圾桶,到大热天戴着口罩,手包上保鲜膜做串串,再到这个从没见过的吃车防护蓬,每一样都让孙任健觉得新奇,又服气。

    “这顶上啊,可以让人写几个字,你取个名啊。”孙任健围着三轮车转了两圈,过去跟杨斌吹牛去了。

    对串串的口味基有数之后,孙林开始将手上缠保鲜膜,戴上口罩,捏蛋蛋去了。

    哦不不,敲蛋,敲蛋蛋。

    现在这活他们三个人做,要快的多,两个多时就行。其余的可以交给两个从孙任健那里挖来的工人。

    给他们开的工资是八百块钱一个月。

    孙任健等空一空,帮着琢磨个办法,做个简易的机器,专门用来敲蛋,这样就能解放他们三个。

    屋子门口忽然一暗,徐德广带着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站在门口。

    “孙林,快来!这是我们公司后勤主管俞锃。”徐德广朝着孙林挤挤眼睛。

    俞锃带着好奇走了进来,看到几个戴着口罩,手中捏着蛋蛋的,“呃,你们这是?哦,懂了。”

    他点头,除了孙林,其他人都是一脸懵逼。

    巴腾玛格建宁基地创建没两年,所以员工都很年轻,俞锃看样子才毕业没两年,就已经是后勤主管,一点都不稀奇。

    徐德广连忙好话,“俞主管,你看,卫生还是有保障的。”

    当然是有保障的,俞锃不做声,但一直在震撼中,一个商贩,居然可以做到这样。

    很多大饭店的员工,在处理食材的时候,都不会这样防护严密吧?

    他甚至有些感动,能够用心做成这样的人,有什么理由不帮一下人家?

    孙林摘下口罩,“俞主管,我们出去。”

    走到外面,俞锃看到那辆造型奇特的三轮车,以及旁边的长方形大钢箱,眨了眨眼睛。

    聪明人不用多问,自己就能看出名堂。

    “你这防护蓬,真心不错,这样的话,往背风的地方一停,不用担心灰尘。咦?这是什么?”

    俞锃指着防护蓬上,往下垂的两条螺旋形丝带。

    “我让这家机电厂做了两个电机,用电瓶带动,这两条带子一直旋转,就能赶苍蝇。”孙林随意着,这个赶苍蝇的带子,是他力主要弄的,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极致,不然,这么热的天,苍蝇也是个头疼问题。

    俞锃又是一阵震撼,他来了兴致,随意地走动,看到另一间屋,陈海他们三个都戴着口罩,手上包着保鲜膜,还在做着串串,时不时用缠在手腕上的手帕擦汗,微微点头。

    “我看卫生有保证,基没什么问题,最好去申请个执照,办个卫生许可证,将来你们开店也要用。”俞锃扫了一眼,就知道孙林有想法,又是三轮车,又是吃车的。

    徐德广点头道:“这个交给我来办。”

    徐德广有战友在建宁警察局,门头熟。

    “什么时候过来卖,跟徐队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