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金阳造船厂的困局(第2/2页)饮食1999

能缺了物流,缺了海运。甚至可以,任何一家大型实体企业,都离不开物流。

    球经济一体化来近,华夏的对外经济来开放,来繁荣,随着沪海等沿海港口城市的成型,华夏的航运企业跟造船企业会有一波大爆发。

    “才一千两百多万,嘿嘿,他们占了大便宜却看不清,将来到哪里找这么好一段滨江地块。更何况,金阳的那帮技术人员,不知道值多少钱。只有外国人才知道技术人才值钱,我们国内的土老帽们不清楚。”唐昌远替于海波回答。

    于海波叹了口气,“一千两百多万啊!”

    金阳造船厂虽然总股三千五百多万,但总资产加上那艘集装箱船超过1亿,当然负债率相当高,总负债8多万。

    那两个股东理直气壮,都是因为于长林的大胆冒进,才导致了这样的困局。如果那艘集装箱船成为废铁,那都快资不抵债了,赶紧撤资。

    目前建宁造船厂伸出援手,给了一些修船业务以及一些型船只的建造,但并不能从根上解决问题。

    这年头谁都不容易,钢价一路暴跌,船价也跟着跌,除非是提前备好料,并且订单价格高的,才有不错的利润。

    但这是1999年,不是后来波罗的海指数狂飙的时代,船企在手订单可以排到两三年后,这样的船企当然无所谓船价跌。

    只有孙林清楚,国家正在实施政策调控,钢材需求正在增长,钢价会涨,船价也会涨,而且随着国家海运的需求爆发,船价会涨的更多。

    等到年的时候,跟现在完是两种情况,现在买艘船,实在是捡了个便宜。按照现在购买力跟后世购买力一比四来计算,现在的船价真是最低点。

    家里的水产公司需要有直达RB的海轮,TEU正好,可以走日韩跟东南亚、香江、奥门、湾湾。

    现在海东光是文蛤出口就能有每年一万多吨,加上其他海鲜、海鱼、海产品,每年有好几万吨的运量,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出口RB。

    海东海鲜出口量增长很快,尤其是文蛤,孙林接连在《东京美食家》发表跟文蛤有关的料理之后,更加引爆市场。

    整个海州的海鲜出口更加可观,更何况其他货物。

    别的不,现在在海州新区以松井财团为首的一系列日资企业,等到完建成,每年的运量也相当可观。

    这么就计算下来,这首TEU光是海州地区就有足够的业务,海州港跟海东港现在都很适合停泊。

    他现在手头就一百多万,来想着餐饮管理服务公司那边持续产出的利润都扔进股市的。

    络科技股,不买简直白痴。

    等到络科技股泡沫戳破前逃出来,稳稳能翻几倍。

    可是相比之下,他更想要那条船。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