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分期付款(第2/4页)农女要翻身:邪王,慢点
花呵呵一笑,“钱老板别着急,我再想想。”
钱大富开始数手指,“一二三……”
许春花笑道,“钱老板,你别数了,我想出来了。”
“是吗,那你说出来,我听听怎么样。”钱大富心说无论小姑娘做出来的诗有多好,我都狠狠地批判。
许春花缓缓吟诵道,“独坐池塘如虎踞。”
钱大富楞了楞,已经到嘴边的批判的话又咽回去肚子里,这句诗的开篇写的另辟蹊径,却又充满霸气,把青蛙窝在池塘边比作虎踞龙盘。
他不情愿地点点头,“还不错,像那么一回事。”
“绿荫树下养精神。”
钱大富撇撇嘴,“这句没上句好。”
“春来我不先开口。”
钱大富又点评道,“这句写的有点儿嚣张了。”
“哪个虫儿敢作声。”
听到第四句,钱大富张嘴就要批判写的太直白,他忍不住又重新琢磨了一遍整首诗,忽然他愣住了。
因为他发现,这看似直白的诗句,前后联系起来,竟然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诗。
他脸上的表情,从思索变成惊讶,又变成惊喜。
许春花看着钱大富不断变换的表情,笑咪咪地问道,“钱老板,你觉得这诗如何?”
钱大富故作深沉的说道,“一般吧,勉强算上中等的水准。”
许春花没有纠结他的点评,缓缓地说道,“如果把这首诗送给你儿,说是你儿写的,你觉得如何呢?”
钱大富的表情又惊又喜,“你说的是真的?”
如果许春花把这首诗送给他儿,说是他儿写的,他觉得那这首诗做敲门砖,估计松江城的名师们将争抢他儿做学生。
许春花点头,“当然是真的。”
“这……”钱大富激动地来回搓手,“太好了。”
其实他刚才也有这样的想法,但是没好意思提,
毕竟这个时代对诗歌、故事的版权保护非常严格,就像许春花之前讲的故事《三国演义》,说书人孙大义征求她的同意,送上银子后才敢使用,如果没有经过她的同意,擅自使用,被人揭发,面对的将是重罪。
钱大富自然不愿冒这么大的风险,毕竟他家大业大,他儿子即使科举不中,也可以花钱买个官,没必要擅自窃取许春花的诗。
忽然,钱大富眼珠转了转,出于商人的敏感,他说道,“小姑娘,我想了下,送就没必要了,我出钱买吧。”
他不愧是商人,眼光看的远,其实接受别人的赠送,比花钱买,需要付出的成本更多,比如,接受别人的赠送,相当于欠了对方的人情,当对方需要帮助时,总不能不好意思帮忙吧。
钱大富见许春花楞了楞,接着说道,“我花十两银子买下你的这首诗,如何?”
他开除的价格相当高,比许春花当初卖《三国演义》的价格还高。
许春花缓缓摇头,“十两银子太少了,我这首诗最起码值一千两银子。”
其实这诗是后世毛伟人创作的诗歌,成为咏蛙的典范,流传甚广。
许春花不由得有些担心,万一几百上千年之后,毛伟人创作这首诗歌时,发现自己的诗被前人抄袭了,岂不是很愤怒。
她只能期待这个架空的时代,后续的发展不会和真实的历史长河重叠。
钱大富故作生气地瞪了许春花一眼,“小姑娘,你真诚点,哪有诗价值一千两银子呢,你说的完全不可能。”
许春花笑了笑,“其实这首诗我根本没打算收钱,之前我不说过了吗,这首诗是我送给你儿的。”
钱大富连忙摇头,“不必,千万不要送,我情愿花钱买。”
许春花说道,“其实呢,我把这首诗送给你儿,是想请你通融下,把你那块地皮……”
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钱大富打断,钱大富高声说道,“咱们一码归一码,我那块地的价格少一文钱都不行。”
见他如此激动,许春花笑道,“钱老板,你别激动,我没想让你降价,我想的是,用这首诗做担保,你那个地块依然按照一万两银子的价格卖给我,但是呢,这一万两银子,我不是一次给清,而是分年给,每年给你一千两银子。”
这才是许春花送诗的主要目的。
她想用这首诗作为资本,也可以说是做担保,实现她卖地皮的分期付款。
毕竟她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虽然她可以动用司永安的钱,但是她不想。
而且买了这一块地皮后,还需要盖房子,又需要花费人力物力,花销挺大的。
虽然现在她面馆生意红火,但是赚钱速度并不快,即使到现在,她全部的身价还不到一千两银子。
因此,分期付款买地皮,对于她来说是最好的方式。
钱大富听明白许春花的话后,冷笑两声,“呵呵,你想的挺美,但是,绝对不行,我这个价格必须一次给清,绝对不可能像你说的分年付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