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街头再遇司永安(第2/4页)农女要翻身:邪王,慢点

于诗词,终究是小道,虽然今年科考的内容,在司永平的强烈建议之下,会出一两道诗词题,但是,在科考中占据的分量终究太小。

    要想科考获胜,应该抓住重点,研究四书五经,因此他不想在诗词上花费太多的功夫。

    许春花对他微微一笑,说道,“安哥,你按我说的做就行,我跟你说,背诵诗词对你绝对有好处,不会有任何坏处。”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遍,不会作诗也会吟。

    她现在让司永安背诗,是为了培养他的诗词底蕴,这样他科考答题时,就能写出一些闪光的句子,一些让人拍案叫绝的文章。

    只是,许春花发现一个问题,不知为何,这个时代并没有繁盛的唐诗,连李杜这些诗词界的大咖都没出现。

    不过,这样也好,方便她教司永安了。

    她给司永安写了一些唐诗的名篇,让其背诵。

    司永安虽然内心是拒绝的,但是,既然许春花让他背诗,他也不拒绝,乖乖地背诗。

    许春花不光在教导司永安,她自己也在不断的学习。

    她让司永安给她找来前几年科考的试题,以及那些状元的试卷。

    虽然说这些东西不对外公开,但是呢,司永安身份特殊,他毕竟是皇子,虽然是不受宠的皇子,但是,只要是皇子的身份,就能通过关系,得到许春花需要的资料。

    许春花拿到这些试卷之后,拿出时间做研究,总结其中的规律。

    她深知,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是不可能成功的,还要不断地总结经验。

    而通过已经考过的试题,可以看出考官的评分标准,总结出考官的喜好,答题时往这方面靠拢,就容易出彩。

    虽然考官可能发生变化,但是,只要皇帝不死,评分标准就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毕竟会试的成绩,最终由皇帝定夺。

    其实,总结这些资料非常的费时间,但是得到的好处也是非常的大。

    许春花前世就是这样,每逢考试之前,她就找出往年的真题,从中找规律,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取得好成绩。

    学习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

    转眼之间,时间已经进入到盛夏时节,天气炎热,蝉鸣声声,把人搞得昏昏欲睡,根本无心学习。

    许春花来到书房,发现司永安爬在书桌上睡着了。

    她不由得一笑,走过去敲敲书桌,敲醒司永安。

    司永安迷糊着眼睛道,“春花你来了,我实在太困了,就趴下眯一会儿。”

    许春花叮嘱道,“小眯一会儿可以,但不要耽误了学习。”

    司永安认真地点头,“嗯。”

    他揉揉满是胶原蛋白的脸蛋,对许春花说道,“春花,要不今日咱们别学习了,出去游玩吧。”

    听闻此言,许春花有些心动,她来到皇城好几个月了,但是一直没有出去过。

    之前为了防止被司永平派人暗杀,所以一直躲在司永安的府邸里,后来在府里待久了,也就习以为常,也懒得出去。

    现在,听到司永安的邀请,她有些怦然心动。

    是该出去走走了,看看大月国的皇城,欣赏外面的繁华。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去外面逛一逛。

    当然,不光是他们两个出门,司永安还派了几个护卫,散布在他们周围,暗中保护他们。

    毕竟,太子司永平还对许春花怀恨在心。

    出了府邸,走到皇城的繁华地带。

    看着宽约几十米的大街,许春花愕然,这大街真宽,那宽度都快赶上天安门广场的宽度了。

    这些大街都用朱雀、玄武这些神兽的名字命名。

    许春花恍然地点头,怪不得松江城的主干道也用朱雀玄武命名呢,原来是从皇城学的。

    在玄武大街上,路旁的各家商铺大门敞开,街道上不时有人走过,除了黄皮肤黑眼睛的人群,还有高鼻梁黄毛的白种人。

    许春花好奇问司永安,这些异域人为何来皇城。

    司永安告诉她,这些人都是来皇城学习的,因为大月国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国度,各种工艺也先进,于是,那些异域人士慕名来此学习,有的学习文化,有的学习各种工艺技术。

    许春花了然地点点头,原来自己传来来的大月朝,竟然和古代历史上的盛唐有些相似。

    这样也好,对于传说中的大唐盛世,她一直非常的向往,但是无缘走进盛唐,那么就领略大月朝的繁盛吧。

    由于天气炎热,太阳像大火炉一样挂在天上,街道上的人们也都无精打采,低着头,脚步匆匆。

    虽然骄阳似火,虽然许春花也很热,但她精神头很旺盛,好奇地打量着皇城的一切。

    忽然,她的目光停留在一些孩童手上,他们拿着冰棒一样的东西,边走边舔,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许春花震惊,这个时代竟然有冰棍儿。

    不过这样也好,正好吃冰棍解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