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中子星群(第1/2页)战舰时代OL

    ()    阴霾、厚重的积云层,笼罩着整个星体,再不复曾经那蔚蓝、美丽。    积云层外的星空中,巨舰静静地停泊着。    “解除静默状态,战舰全速航行,航向x892y213。”    函姜透过外显屏幕,再次看了眼星体上的一角黑点,随之下达了指令。    他暂时并不打算在这颗星体上发展;    函姜之前展开的用户基地内,主基地、战舰工厂也才1级,堪堪能修整战舰损伤而已;    这颗星体上有可能存在着,疑似尚未完全损毁的歼星级战舰;    诸如这种性质的歼星级战舰,很可能意味着能够拆解、得到歼星级战舰的革新大件;    可单以函姜的歼星级主力战舰,现下的实际情况而言,并没有太大把握拿下;    战舰的实际战力,不单是取决于战舰个体,还牵扯着科研中心的全系列战舰增幅;    科研中心,是以歼星级用户基地为前提;    歼星级战舰的背后,很可能意味着有歼星级用户基地存在;    函姜对这颗星体进行过深度探测,可以确定这里不存在其他的用户基地!    可这种情况,往往是最麻烦的;    哪怕战舰所属的用户已经死亡,可用户基地却有可能在辅助智能的主持下,依然继续运转;    科研中心的全系列战舰增幅,自然也有可能处在研究、提升中;    这种尚未完全损毁的战舰,根本无法确定经历了多长的时间跨度;    也就是,无法确定这种尚未完全损毁的战舰,到底拥有多大的实际战力;    完全有可能一炮,就把函姜的歼星级主力战舰打爆!    当然,这种可能实际上很很,甚至可以完全不存在;    以歼星级战舰而言,想一炮打爆另一艘歼星级战舰,全系列战舰增幅几乎要达到10倍,既1000%;    科研中心的项目研究,每提升一级,效果增幅1%;    1000%的全系列战舰增幅,意味着科研中心的项目研究,已经达到了1000级;    项目研究的基础耗时,按地球时间算,就是一;    之后每提升1级,耗时会翻倍增长;    1000级所代表的耗时,就是个文数字;    有可能比很多星球,存在的时间跨度,都要长很多;    这还是建立在用户基地,不会被外力毁灭的情况下!    正常而言,能够达到百分之十几,其实就已经很高了;    全系列战舰增幅,本质上并不是为单一战舰而存在的,是为了整个战舰集群!    一千艘、一万艘、十万艘,乃至更多;    当每艘战舰都增幅百分之十几时,整个战舰集群的战力,将会呈几何倍数的增长!    可就算只是百分之十几,甚至只有百分之几;    以函姜现下情况而言,依然打不过一艘尚未完全损毁的歼星级战舰;    他这艘歼星级主力战舰,实际上只有个满级装甲系数强改;    在歼星级战舰行列中,其实这只能算是个家伙!    除非那艘尚未完全损毁的歼星级战舰,连火炮工作组都已经陷入瘫痪;    火炮工作组的强度,仅次于战舰主体结构,以及装甲;    而实际上,火炮工作组却是处在战舰主体结构、以及装甲的重重保护下;    火炮工作组都毁掉了,那就意味着那艘战舰已经彻底报废!    完全缺失了回收价值!    函姜如果贸然在这里发展用户基地,就有可能触动那艘疑似尚未完全损毁的歼星级战舰;    届时不单用户基地有可能被毁,函姜都有可能陷入危险境地。    更重要的是,他打算建立的主要用户基地,则早有属意的地点,更不会建立在这里。    晦暗、寂静的星空中,巨舰航行着。    无数的星空景象,在外显屏幕上出现、消逝。    当巨舰再一次停泊时,外显屏幕上出现了一副震撼、却又美仑美奂的景象;    一颗颗巨大的星体外,弥漫着色彩斑斓的螺旋状光谱,仿似蠕动的蚕虫聚集在一起;    中子星群!    毁灭黑洞,是由白矮星,经过星体聚变所形成;    白矮星,属于始;    毁灭黑洞,属于终;    实际上,聚变星体则只属于过程,不属于相对恒定的星空个体。    聚变星体在聚变过程中,当密度无法达到质变为毁灭黑洞时,加之某些特定的情况,就有可能形成中子星;    中子星,是介于白矮星与毁灭黑洞之间,相对恒定的星空个体,又大体分为有脉冲星、无脉冲星;    星体引力,在特定的情况下,会产生高能磁场;    所谓的脉冲星,大体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是否附带引力诱发的高能磁场;    中子星已经算是星空中,继毁灭黑洞外,最大量级的星空个体之一;    正常而言,像这种量级的星空个体,是以单一形式存在;    但是!    星空中,什么景象都有可能出现;    当经过漫长的时间跨度,就有可能令一颗颗有脉冲星,在缓慢运动过程中相遇;    结果,要么是毁灭;    要么,就是在高能磁场的相互排斥、吸引下,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    中子星群!    在中子星群所在的星空区域范围内,是最安全的,但也最危险的;    每个单一的中子星个体,其实在量级上,已经很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