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手艺不错(第1/2页)明朝娱乐家
() 第96章手艺不错 惠本来就出身于贫寒之家,父母双亡之后更是身无分文的流浪儿一枚,从来也没有花过钱。 她可舍不得大手大脚的花钱,听晚上一个灯笼就要烧尽一根蜡烛,她就心疼的受不了。 家安哥的钱简直比她的命都重要,能省一分就省一分,浪费在她心里简直比犯罪都严重。 别只是一支都不会吹的陶笛,就是再喜欢的东西,想起那一两银子一套的衣服,她都不敢喜欢了。 何家安听她问出‘贵吗?’这两个字,心里真的是不清是个什么滋味,浓浓的心疼与心酸漫上心头。 都由俭入奢易,其实由俭入奢也不易。正所谓乍富不知新受用,骤贫难改旧家风。 穷怕了的人就知道节俭,宁愿吃苦受罪只要不动钱就行。 何家安笑微微的看着惠:“没钱的时候,想花也没得花。有钱了又舍不得花,那要钱还有什么用呢?” 惠眨眨眼睛,像是懂了何家安的话,又像是没听懂何家安的话,她就呆萌的看着何家安。 她就想知道陶笛是不是很贵,要是贵她就不要了,要是不贵,她还真是挺喜欢的。 可是家安哥并没有告诉她陶笛贵不贵,而是什么钱有没有用,钱当然有用了,钱怎么会没用呢? 她还在傻傻的想着家安哥为什么要跟她这些,何家安回手从架子上摘下两支陶笛,问她:“好看么?” “嗯。”她开心的点了点头。 何家安把一支陶笛挂到了惠的脖子上,把一支陶笛塞到了惠手里,叫过伙计直接结了账。 陶笛是真的不值什么钱,三支陶笛一共才五十多个铜板,不过这也让惠很是心疼。 左手摸着脖子上的陶笛,右手摸着手心里的陶笛,又是喜欢又是觉得太浪费了,买一支也就够了,为什么买这么多? 何家安把她手心里的陶笛给抽了出来:“买东西应该开心啊,钱都花了,再不开心不是赔了吗?” 看她脸皱皱的,就知道她又在心疼钱了。何家安把陶笛放到嘴里吹了个曲调比较简单的‘星星’。 惠当时就高兴得手舞足蹈了,完全忘了那五十多个铜板的事。她是真的没有听过什么乐器的声音。 第一次听陶笛感觉这声音美.妙得简直无法形容,不只是她,连秋香都跟着兴奋得脸通红。 秋香是会吹陶笛的,但她怎么也不可能会吹‘星星’,新曲子给人的感觉就是新奇加清新。 唐伯虎也觉得很震惊,虽然陶笛算不得什么高明的乐器,只能算是不入流的玩意儿,但也不是什么人都会的。 寻常百姓家的孩子哪有机会接触乐器?难道这个何家安身世不一般?按理他连自己姓甚名谁都不知道了,又怎么可能记得住乐谱? 莫非他一直在撒谎?他不是不知道自己的身世,而是故意隐瞒?一个十岁的孩子哪来这么深的城府呢? 这个迷一样的少年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吹的真好啊。”店里的伙计都忍不住夸奖起何家安来:“我头一回听到有人把陶笛吹得这么好听。” 何家安只是淡淡的笑着,脸上并不见一丝得意之色。区区一个陶笛算得什么?这里若是有把吉他,何家安可以保证能把他们的神经调动到发狂。 通常孩子若是被人夸上几句,自然会高兴得找不着北。何家安的这份淡定从容,真是太与众不同了,唐伯虎越发的觉得他是个可深造之材。 何家安吹的曲子不长,很快就吹完了,他把陶笛重又塞回惠的手里:“走吧。” 他们一行人刚走到门口,门外一个伙计挑门帘冲着里面嚷了一嗓子:“瓷石到了,出来搭把手。” “哎”屋里的伙计答应一声,急忙冲着后堂又喊了一遍同样的话:“瓷石到了,都出来搭把手。” 何家安他们自然没有理会人家的事,走出瓷器店何家安看到好大一车乱糟糟的瓷石。 “原来他们的瓷器都是自己烧制的。”何家安对瓷器的烧制不是很懂,只是从电视上看到过,也没在意过这些东西。 向前走了两步,他突然回头问门前的伙计:“你们的瓷石从哪儿弄来的?” 伙计看他是个孩子,便没有嘲笑他,而是用哄孩子一样的口吻对他:“当然是从矿山挖回来的呀。” “哦。”何家安没再多问什么,他看到了瓷石,就想到了能产出瓷石的矿大多是伴生矿。 如果这附近真的有这种矿山的话,那么是不是代表着…… 唉,真是想多了。何家安边走边摇了摇头,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怎么会冒出这么稀奇古怪的想法。 可能是这两一直在盘算如何赚钱,想钱想疯了。 铁匠铺不远,很快他们就到了,铁匠铺的伙计正在担心何家安不会来取货呢。 他愁眉苦脸的看着何家安定制的那个大大的平平的‘锅’,这么个东西可有什么用? 万一那个孩儿不来取货,这钱不就泡汤了吗?此时他真的很后悔当时只收了点定钱。 看到何家安真的应约而至,他立马笑逐颜开的迎了上来:“哥,你真的来了?” 这话是怎么的?什么叫真的来了?难道还有假来的不成?何家安很理解他的心情,也没计较他话里有什么毛病。 “我要的锅做好了吗?” “做好了,做好了,你看。”伙计一指立在墙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