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界十五 联邦十三阀之海伦芬世家(下)(第1/2页)长夜年代记
对东巴伐利亚作战突然进行的很顺畅,与柏林同盟所僵持的慕尼黑防线似乎对手是一夜崩溃的。
范德特.海伦芬,作为学院派的第七代领袖并没有感到一丝攻克慕尼黑的喜悦。从斯图加特向西推进,每前进一步都如此艰难,慕尼黑防线双方已经僵持三年。汉堡同盟领袖亲自镇守,在数次绝境中也没有后退半步。此刻崩溃只有一个原因,萨尔茨堡,甚至于整个奥地利都被马其顿王国窃取了。
海伦芬对新生的马其顿军阀很不了解。如同潘德夫也意识到西面的对手不同以往的强大财力与人力,绝非一合之敌。双方面对即将要展开的决战极为谨慎,不约而同的希望拿下捷克地区,使本方处于战略与战术最有利的位置。
然而克虏伯军工奇迹不光打掉了潘德夫.阿列克斯的锐气,也给范德特.海伦芬打出了麻烦,海伦芬每次都以十倍甚至于数十倍的兵力被击败。
为这种耻辱性失败,其他五大海伦芬家族以及英吉利、法兰西等企业极大不满,并联合起来声讨范德特无能。
然而压死学院派在海伦芬统治的最后一根稻草,则是马德里同盟的反叛。由于马德里同盟企业新近加入海伦芬,为了在集团内获取更高利益,则承担了更重的兵役任务。
原本以为打个捷克是捞军功的机会,不曾想面对电磁速射炮的威力,派出的人员死伤极为惨重。造成失去亲人的南伊比利亚半岛民众对上位者极度不满。而马德里同盟则把责任推给了海伦芬财阀,甚至于有人把这几次惨败说成海伦芬借克虏伯的刀杀南伊比利亚的人,南伊比利亚半岛反抗情绪激烈。
再加上此时北美光合会势力渗透,并以资金支持马德里同盟,一场遍及伊比利亚的叛乱就这样开始了。
由于海伦芬学院派当年选择放过马德里同盟,这个锅就必须背上,海阀内部一场反学院派的斗争也随之爆发。
恰巧老尼斯特鲁伊政治遗嘱中所提及的后代回到了西欧,杰克拉德.尼斯特鲁伊在光合会暗中保护下躲过了多次暗杀,后来出现在了反对派阵营里。经过鉴定其确实为老尼斯特鲁伊的子嗣,所以各派都承认其为海伦芬财阀的合法继承人。
五大海伦芬支系以及英格兰企业、法兰西企业、葡萄牙企业、加泰罗尼亚企业几乎同时支持杰克拉德.尼斯特鲁伊。范德特见状也知道大势已去,选择交出权柄,并于三天后在格罗宁根服毒自尽。一场针对其与学院派刺杀杰克拉德的调查也随之终止,格罗宁根学院派也得以保全。
海伦芬财阀因为继承权问题人心不稳,伊比利亚半岛叛乱不断,财阀各旗下自治企业乘机蠢蠢欲动,各种厌战情绪也使得部队战斗力大幅度下降。
本来久攻不克的克虏伯企业此时却成为了帮助自己抵御马其顿王国的屏障。如果捷克归了马其顿王国,海伦芬财阀将在最糟糕的状态下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
不曾想克虏伯企业即将选择投靠马其顿的时候,马其顿王国却提出了和谈。谈判结果虽然使捷克地区名义上归了马其顿王国,但实际上为欧陆两大文明圈之间建立了一条战略缓冲中立带。
随着三方协议的签订,马其顿王国引兵东去,征战小亚细亚。海伦芬财阀也算是松了一口气,将精力投入了伊比利亚半岛。
随着杰克拉德亲自领军南征,叛军马德里同盟企业的资金链突然断裂,原本光合会承诺的援助也一一暂停。杰克拉德在平叛战争中犹如神助般,每每都能料敌于先机。伊比利亚叛乱短短几个月就平息了下来。为了彻底解决伊比利亚的隐患,马德里同盟高层被屠戮一空,其领地除少量分封给葡萄牙企业与加泰罗尼亚企业外,大多归入了海伦芬财阀直辖。杰克拉德.尼斯特鲁伊也正式更名为杰克拉德.海伦芬,其在伊比利亚平叛战争中的表现,使得尼斯特鲁伊一脉完全得到了海伦芬旗下各大势力的支持。
躲在暗处的光合会则想借着杰克拉德达成控制欧洲的目的,待其坐稳阀主地位后,逐渐开始清洗各大家族与旗下各企业。但其处事隐秘,往往采用借力打力的策略。其后长达一百多年时间内,除了学院派根基深厚外,其他五个海伦芬支系家族渐渐的没落下去,退出历史舞台,加泰罗尼亚企业与韦尔夫家族企业的领地也相继被财阀直辖。
西元2186年,杰克拉德.海伦芬率军夺取了因斯布鲁克与西奥地利地区,使亚平宁半岛与巴伐利亚地区有了相对安全的屏障。在其声望最高峰时曾想摆脱光合会的控制,但不久后死于一场疾病。
进入二十五世纪后,资源战争在全球范围内爆发。海伦芬财阀因坐拥北海大油田,相对于已经改制的马其顿财阀处于绝对优势。
西元2475年海伦芬在奥地利地区发起攻势,一度逼近了萨尔兹堡。却不曾想马其顿壮士断腕,在得到阿斯塔法支持后发起了雷神行动,席卷了整个德意志北部,攻克了丹麦地区,并掌握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猝不及防的海伦芬财阀被迫撤军,与马其顿财阀决战德意志北。虽然后来收复了大部分失地,但始终无法攻克丹麦,使得该地区成为马其顿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