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怕黑(第2/2页)鉴宝娘子

,到得郑启华这代已是最末一代。接下来就得降爵。    但老郑国公一心想沿袭祖上封号,不想就这么丢了祖宗挣来的国公爵位。大秦如今只余三家仍沿有世袭封号。    可想法总归是想法,现实很残酷:除非郑家再次立有莫大功劳,爵位才能继续延续......    自然是走军功一途。    如今的秦国,虽算不上太平盛世,但当今子励精图治,百姓也能安居乐业。虽仍有邻近的夏国与后唐骚扰不断。但边境有张万德、燕青两位将军常年镇守,尚且安稳,郑卓信一旦从军,定是在其二人麾下。    这二人作战经验丰富,屡建战功。且燕青的堂弟之妻乃为郑老太太的侄女。    是以,在老郑国公的一力撺掇下,郑启华也有此意。一拍即合,送郑卓信去参军。    父子两人自郑卓信5岁起,就有意骋请了那京城有名武师,待到10岁,又依方丈之言,拜了怀柔法师的师弟善行为师......    16岁后,送了郑卓信去守备京师东大营历练去了。倒也争气.......现为翊麾副尉。只待一有机会,就送去北地燕青麾下。    郑国公一早谋算,安排妥当,计划得周详!    与爷们的宏图大略不同,金氏自有自己的想法:郑国公不缺儿子,名下另有庶子二个。老郑国公更不缺孙子,名下共有孙辈5个。    可她却只得郑卓信一个,万一......她还不得哭死!    国公爵位没了就没了,谁规定要她的信儿去拼了命挣,战场上刀剑无眼,真要什么好歹,她亏死了。    想着进宫向娘娘来讨个主意,这郑卓信或许能听一听,也好过自己一人在这挠心,他们姐弟感情到是好得很,郑容句话,郑卓信应该能听的。    谁知,磨矶了半日,竟然是一句有用的话都无。    她满腹心思地出了宫门。    郑容待母亲一走,就吩咐大太监王贵:去探一探今年的武试是怎么一回事?是谁在主试?    王贵躬身答应了,快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