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选钗(第1/2页)鉴宝娘子

    ()        终于到了第9日,有消息传来,郑卓信可以回京。    几人忙收拾了东西,特别是苏暖,迫不及待,这么多日,娘该着急了吧?还有铺子里也不知怎样?    几人回到上京,刚好是掌灯时分。    郑卓信先送了苏暖回昌平街,郑氏正等着。    见了一行人回来,忙忙地迎接了进去。    一阵忙乱,归置好东西。    “信哥儿,要不,留下来吃饭吧?这都弄好了。”    郑氏见郑卓信要走,就招呼道。    苏暖忙开口:“娘,四哥要赶回去呢,家里定是正等着?”    郑卓信闻言:“不了,先回去,下次来看姑姑。”    着,看了苏暖一眼,似笑非笑地,苏暖却是没有看见,只是看着郑氏笑着。    郑卓信默默地转身,上了马车。    一路回到了郑家。    一家子人正等着他,见得他来,早围过来。    郑启华难得地上前打量了一会,见他还好,脸色倒是不错,就拉开金氏,:“开饭,早饿了吧。”    金氏只得止了满腹担心的话,拉着郑卓信坐到桌子前,:“快,先吃饭。”    郑卓信捉了筷子,看着满桌子的饭菜,扒拉起来,又想着刚刚郑家那一桌子饭菜。微微笑了起来。    金氏一直注视着他,不断地把他爱吃的菜移到他面前去。    郑启华也坐在一边,喝着茶,看着埋头吃饭的儿子,目光落在他的腿上。    听他的腿受了伤,可能要废掉。当时他在旁听得王太医的时候,也是心里一沉,不担心是假的。    可是,他又不能去探望,木青了,李兆仁的意思,是郑卓信先不要现身,得继续在新野猫着。    他眼睁睁看着木青一人回去,心里也是七上八下。    这子,落日就进了城门,怎么这会子才回?    他咳嗽了一声,见郑卓信正喝汤。    “那个,去了哪里?”    郑卓信嘴巴里含了一口饭,咽了下去。    “我送表妹先回去,所以晚了。”    他端起碗来:“娘,这汤太浓了。”    金氏探过身子去:“我叫吴妈妈撇了油汤的,不是,你不是爱喝的么?”    郑卓信一笑:“可能是这段时日清淡的菜吃得多了,倒是转了口味了。”    金氏听得,就伸手去桌子另外一边移过一盏汤来:“喝这个。这个酸竹笋汤,不油。”    郑卓信一笑,放下碗:“不了,吃饱了。”    着,站起身子,伸手展开一个懒腰,:“乏了,我得去洗洗。”    着,也不顾金氏一脸欲言又止的样子,唤了门口的顺子,走了。    金氏看着走远的郑卓信,对一旁同样表情的郑启华:“瞧瞧,难为我们在这里等了大半日,就为着和他上几句话。先前吧,怕影响他吃饭,我憋着没有,现下,瞧,走了。”    郑启华默了一会,:“累了,明日吧。”    ......    郑卓信躺在木桶里,一只脚翘得老高。    “你不能浸水,这结了痂,得让他自行脱落。瞧瞧,这里都留了疤。”    苏暖指着他另外一条腿,数落着。    他翘起了嘴角。    在庄子里,这么热的,他身上难受得很,一拆了绷带,就迫不及待地要好好洗一洗。    苏暖听后,拿来一个大木盆过来,:“诺,用这个,把脚伸到外面。”    他看着那个浅浅的木盆,拒绝:“这是老爷们洗澡的盆子么?算了,我还是不洗了。”    苏暖一转身就走:“不洗拉倒,我都没有嫌弃你用这个盆子,你还......”    郑卓信最后是站在那里,拎了水进去,自己擦洗了。    他看着桶沿的那条腿,有些地方已经掉了痂,露出粉色的肉来。    有些痒,他伸出手去,正要挠,又顿住:“不能抓,你这人怎么不听呢?忍着。”    苏暖似乎站在眼前,一本正经地。    他微微笑。    一旁伺候的顺子,看自家少爷那笑眯眯的神情,两眼迷蒙......不由多看了几眼,手下一个不留神,那一勺子水就全倒到了郑卓信头上。    “少爷!”    郑卓信抹了一把脸,语气温和:“你过来!”    顺子缩了缩头。    ......    金氏一早兴冲冲地带了丫鬟往清风院来,这孩子,清瘦了许多,得补补。    这厨房一早炖下的老母鸡,正好,又叫吴妈妈撇了半日的油汤,眼看着一点油星子都不见,才端了来。    进得院子里,静悄悄地。    她心想:“这是还没有起床?”    走了两步,不对,三儿,顺子全不见,往常早跑了出来。    她几步进了屋子,见到一个厮正洒扫。    “你们少爷呢?”    .......    郑卓信此刻正坐在二楼雅室。    面前摆了一张大红托盘,里面搁了两排珠钗。    他逡巡了一遍,摇头:还有么?    掌柜的满脸堆笑:“还没有中意的么?这已经是最好的一批了。您看,这做工,这用料,都是上等的。”    郑卓信眯着眼睛拿起一支钗子:“这些都不合眼,不是太艳,就是太俗。不是我,您这些,该那些老太太戴着还可以,给那年轻姑娘,就嫌太......”    他摇着头,嫌弃地“啧啧”了几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