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鬼珠(第1/2页)鉴宝娘子

    ()        “马老大,你把那日的事情同这位军爷再好好,得清楚了,咱们相安无事。”    苏暖见他不吭声,就上前。    老大一哆嗦,盯着苏暖看了好几眼,终于认了出来。    看看几人身后的士兵,知道隐瞒不得,只得如实了。    原来前些日子,他们偶然得到消息,是有一伙子人在那连山那里逗留数月,凭着嗅觉,他们猜测应该是是发现了大墓。    后来经过打听,其中有一个叫做老杨头的,是老九的同乡。他一次醉酒后起,当时去的人,都莫名其妙地失踪了,就逃出他一人。    他听老九回来起,自然听话,干这行,本来就缺了阴德,只要有一个地方不对,他们就不再踏足这里。方能再干下去,那个老杨头去不得,就去不得,所以上回老九那样,他才要阻止。    “这是行规,就算是有金山银山,也不能去。”    郑卓信却是心中一动:“你怎么就知道有金山银山?”    马老大看了郑卓信一眼,见对方紧盯着他,方才,按照惯常经验,有机关秘道的都是王侯将相之墓,或者就是藏有东西的,才会费尽心机,设置这许多机关来阻挡。    老杨头那些人失踪,他估计就是这些东西在作怪,或者,也有一种可能,就是这里头有许多不好的东西,也是他们这一行最是忌讳的。    “带我们去找那个老杨头。”    郑卓信眸子闪亮,盯着马老大。    “不行,这不行。那里不干净。”    ......    老杨头,一个瘦的,眼睛细长的老头,正拎着酒葫芦,听了连连摆手。    “别废话,走。”    郑卓信从怀里掏出两张银票拍到桌子上:“这是1000两银子,不管成与不成,是你的辛苦费,要是不去......”    他唰地拔出了一把匕首,正是那把“魔解”    手下一转,一把削下了半个桌角,切豆腐般。    老杨头一哆嗦,点了头。    ......    一行人行走在山林中。    这片山脉横跨两国边境,因为两军交战,一条山谷为界,两军各派重兵驻守,封锁了所有进出山的道路。    他们直接拿了燕青的手令上山。    燕老将军听得此地可能有宝藏,不定能解决他的军粮问题,二话不,专门指派了一对精壮兵丁跟着他们进山。    老杨头在前头带路,不时停下四下瞧上一瞧,辨认方向。    郑卓信紧跟其后,见老杨头停下来,他就吩咐几个士兵沿途做下记号。    队尾,木青不时拨开面前丛生的荆棘,替身后的苏暖开路。    苏暖一定要跟着来,她振振有词:“你们几个糙老爷们不懂,别把那些值钱的东西给砸了。我得看着点。”    郑卓信只得依着她,这还真是,若是论起来,他们这些人哪里懂这些?    兜兜转转大半日,老杨头走走停停,又不时停下来看看,最后日头上了山岗,才在一处地方停了下来,:“就是这里了。”    这里是一片黄土,四下杂草丛生,大家循目望去,老杨头所指的地方是一块山壁......    刨了半日的土,清理出了洞口的碎石,才露出一条狭长的通道,挤着过去,眼前豁然开朗,是一块平坦的坡地,乱草掩饰下,是一个黑乎乎的洞口。    这只能容许一人进出竖井式洞口,明显是一个盗洞,这并不是真正的入口。    几人看着那个黑幽幽的洞口,陆续在腰间绑了绳子往下溜。    木明打头,在下面喊一声,几人陆续下去,地面上留着木青、苏暖几人。    老杨头抱着头待在上面,屁股对着洞口,远远地。    他死活不肯下去,他与苏暖、木青还有几个军士待在上面。    苏暖一直紧紧盯着洞口,盯了一会,回头,看到老杨头缩了脑袋,闭着眼睛,喃喃自语,不由问:“你怕什么?”    老杨头哆嗦了一下,闭眼:“鬼,下面有鬼。”    木青吃惊地瞪了他一眼。    她本是死士,刀剑中来去,自然不惧:“鬼?什么鬼?你亲眼见到的?,鬼长什么样子?”    她不信。    老杨头也不理她,只是闭了眼睛。    苏暖却是不语:鬼,她是没有见过。她在那地下多时,就不曾见过有鬼?只不知她自己算不算鬼?    她只是担心郑卓信。    此番要是没有收获,就得跑回上京。    他们商定,最多只能在这里耽搁二,二后,就得赶快启程,赶回上京去。    这时间多耽搁一日都是要命的。    旁边一个士兵,听了这话倒是:“什么鬼?咱们在战场杀人,哪不得死个百儿八千的,真要有鬼,那这仗还用打么?再,咱们十多万弟兄的性命,真要有鬼,也不怕,人都得饿死了,还怕鬼?”    老杨头听了,终于抬头看了一眼,见几人盯着他,想什么,又翻了一个白眼,只是更深地缩紧了头。    太阳渐渐升高,几人不再话,只是盯着那个洞口。    都这么久了,也该出来了。    “有鬼!”    老杨头忽然凉飕飕地了一句话。    “你!”木青瞪了他一眼。    苏暖正要话,忽然洞口绳子一动。    两个军士忙跑了过去。合力拉了那绳子上来。    一个军士爬了上来,又有人爬了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