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但见吴中真性情,桃花庵内桃花仙(第1/2页)回到大明当商人

    ()    老祖母的去世给子明带来了一定的打击,一时间,对于人生的迷茫再次让他,沉迷于酒色之中,流连烟花之地,终日不思进取。

    而子渊,也乐得如此,悄然接手底下的生意,将自己的人手安排进去。

    后来许母实在看不下去,倒是狠狠的将子明了一顿,子明这才开始认真思考自己以后应该如何。

    “我是谁,身在何方,从哪来里来,要到哪里去。”“啊,头好疼,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一夜的宿醉,并没有给子明带来什么安慰,反倒让他的头愈加昏疼。

    眼前仿佛浮现一片尸山血海,“杀,杀,杀。”一群身披甲胄,头上露出一条鼠尾的人,在城里肆意屠杀。

    “敢反抗我大清的,全部给我杀了,你们谁还不要剃发。”肆意的杀戮,如山的尸骨,血腥的气味,在城中弥漫。

    人们一个个绝望的倒在屠刀之下,“你们快跑啊,快啊”子明嘴里着急的念叨着,神情激愤。

    “啊,我和你们拼了,”无论子明如何去阻止,似乎都不能改变屠刀下,汉人的命运。

    场景一转,在一处城门之上,几个领导模样的人指挥着军队,阻止城外清兵的攻势。

    “报,城中箭镞已经快用完了。”“报城中火炮已经打完了。”一连串的消息,让眼前身上带着血色的中年人有了些许沉默。

    “听我命令,不管如何,即使城破,也要阻止敌军入城。”话语中包涵着一丝决然。

    “大人,不好了,北门告破。”“大人,其余三门全部告破,属下恳请大人速速撤离。”

    面对眼前各个带伤的民兵,对方已经打红了眼,“什么撤退,你知道,我们后方是什么吗,是手无寸铁的百姓,我们撤了,他们怎么办,不准撤,给我打。”

    “枪打完了就用刀剑,城破了,就给我巷战,不余遗力,阻击敌人,为老百姓撤离争取时间。”

    “遵命。”民兵们再次离开,战斗还在打响。“大人,真的不行了,我们撤吧。”副将苦苦哀求眼前的男人撤离。

    “撤,呵呵,我们还有退路吗。”“你立马带着弟兄找机会撤离,我给你们打掩护。”

    “要撤你先撤,我们给你打掩护。”“是啊。”

    面对四周的附和声。中年人只觉眼眶热热的,泪水几乎脱框而出。“走。”

    一招打晕眼前的副将,大声命令着。“好,大人保重。”附近的民兵流着泪抬起副将,转身离去,他们知道可能一生都见不到这位爱民如子的将领了。

    “你们都是好样的,不愧是我华夏儿郎。”“再见了,我的故乡,别了,我的大明。”

    “没想到今日,我张承乾却要死于此处,也罢,还望后人能够再次复我华夏,再现我汉家风采。”

    提笔在一旁墙壁上用力写上“张承乾命绝于此。”之后将笔一弃,纵身以头跄地而亡。“将军。。。。。。”

    “不,不,不,汉家儿郎今犹在,纵马提枪灭胡虏。”床上,一人睡着,头上蒙着一条温热的毛巾,大声呼喊着。

    “这孩子怕是梦魇了吧。”“胡妈,快去请个大夫来。”旁边一个大妈答应了一声,立马去请大夫了。

    “口好渴。”床上的人发出微弱的呼喊,将一旁浅睡过去的许母叫醒。

    “孩子你醒了?”许母眼中闪现出泪光。“醒了就好。”“水,口渴,水。”

    床上的人再闭着眼睛。“什么,水,好,好,这就倒水。”

    许母立马倒了一杯水,床上的人一口气喝完,许母见他如此渴水,又倒了几杯,床上的人一口气喝完便又睡下了。

    窗边,一道月光清冷在照在地上,屋内烛火在窗缝里传来的寒风,吹得摇摇晃晃。一夜无眠,一夜安稳。

    第二日,床上的人终于醒来。原来气本就寒冷,子明又喝了那么多酒,被冷风一激。

    自然而然的感冒了,多年之后,子明一直在回想那道梦,他真的是梦吗?

    子明在家又休养了五日,等身体好些了,便启程回到苏州,苏州不可一日无主啊。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苏州城外,西南方向,有道墓园,其主人便是名震大江南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著名才子。

    号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在后世对他多有吹捧,其书画更是登峰造极。

    然而他本人并没有后世的那么风流。反而多少有些苦难,也许是生活得历练,倒是让唐伯虎在书画上成就更加高。

    但是不管怎么,唐伯虎晚景凄凉,而且只有个女儿,到了明末崇祯年间,只剩下一个侄孙孀妇,倒是让人叹息不已。

    此时才不过是嘉靖三十六年,倒是离其去世不过几十年光景。

    墓地也是刚从桃花坞那边迁移到这王家村。

    还不至于如后世崇祯年间那般让牛羊践踏,土地荒芜。

    “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