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章 造步枪的技术(第2/2页)大周工程师
管。这要由铁匠将钢锭烧红以后,捶打成厚片状,然后再不断捶打卷成管子。 有人可能会,为何不用模具浇注? 这是造枪,那枪管如果模铸,很容易有气泡和沙眼,那就真的会炸膛。只有通过不断的捶打,才能保证枪管的质量。此时的最好工艺就是“千锤百炼”。 捶打时,只要里面套上一根钢筋就可以了!还有,那连接处一般还要添加煤粉或者木炭粉,就是渗炭。渗炭是使钢材变硬! 因为在不断的冶炼、捶打过程当中,钢材里面的炭会与氧气发生一部分的反应,造成炭的流失,钢材变软。 待到枪管成型后,里面的内壁肯定大不一!这就要利用简易的手工机床(简易的手动机床,其实非常简单),利用硬度更高的钢刀,对枪管的内壁进行修整。 这个过程很是费时,估计要扩四五次,才能够保证内壁的尺寸一致!这管径和膛线直接关系到子弹的飞行轨迹。 2、勾刮膛线。 这膛线,也是四五百年前就有的东西,当时也是纯手工,只是费时费力,麻烦而已。 可能有人不知道膛线是什么东西,简单,膛线就是枪管内壁的螺旋旋转的阴线或者凹槽。 没有膛线,那子弹肯定于管径,其飞出去枪管后,就会乱飞,弹道极不稳定,根本谈不上瞄准。 最早的滑膛枪是没有膛线的。由于没有膛线,所以弹丸与枪管壁之间有空隙,火药产生的气体会泄漏相当多,造成弹丸的射击距离不远。 最为关键的是,弹丸也没有固定的飞行轨迹。那弹丸出了枪管后,会乱飞,很难射中目标的。 有了膛线,可以使用比枪管内壁阳线略微大一些的子弹,通过爆炸的火药产生的巨大推力,强行将子弹推入枪管。 弹头的材料肯定比枪管的材料要软。由于弹头大于管径(阳线),其肯定会被压入在阴线之内,而阴线又是螺旋的,这样子弹就会产生旋转。 只有旋转的子弹,才会有固定的弹道,不会乱飞。所以,根据子弹弹头上被枪管膛线摩擦的痕迹,就可以判断出具体是哪一支枪来。每只枪的膛线都不同。即便是机器生产的,也总会有差别。 在这大周,肯定是手工勾膛线。这制造膛线虽然费力,不过技术其实很简单。一个工匠,两三刮出一支枪的膛线是没有问题的! 完成了以上两道工序,枪管的主要工序就成了。剩下的就是打磨,还有就是上子弹的部分(针对后装弹而言)。 二、枪机。 武炎之既然会炼钢,而且又学过《爆破工程》这门课程,知道如何制造雷酸汞,就会直接制造弹药一体的后装弹步枪。 这枪机虽然略微复杂,不过,也就是一个利用棘片弹簧复位的机构而已,知道原理,是很容易制造的。 在他讲解了原理的情况下,那些他抽调的几个全国最优秀的工匠,已经研制出了样品。 枪击的部件有六七个,为了便于加工,需要全部采用低碳钢,软一些好钻螺栓孔。 这里还会用到手工螺纹。这些技术对于那几名工匠来,开始觉得稀奇,不过很快就知道了原理。 三、子弹。 这东西,就有些麻烦了,这里最关键的是容易击发的底火。 武炎之还没有研发出雷汞。 前面讲过,知道化学公式和必须的原材料。一百斤绿矾(青矾、皂矾、皂荚矾)前几日刚刚送来,计划雷汞也会很快制造出来。 一般的枪械爱好者或是感兴趣的人,大多都明白。子弹的机构分为四个部分:弹头、发射药、弹壳、底火。 枪机上的击针击打子弹底部的底火,由于他是采用高敏感性的炸药(如雷汞),所以遇到击打,就会发生爆炸点燃前面的发射药。 发射药爆炸后,产生的巨大气体压力,会将子弹强行挤压入枪管。由于子弹的材质一般是铅、铜等,比枪管的材质软,所以会被挤压入膛线,防止气体外泄。 同时也会跟着膛线的螺旋轨迹运行,从而产生旋转。旋转的弹头自然有稳定的飞行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