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七章:言语所生的非言语冲突(第4/4页)怒瀚

人面前,牛犇点燃引线。抛开这些因素,公正地讲,三十八师的确存在许多问题,讨论最多的两个字:私军。

    所谓私军,不仅仅指对霍青的盲目崇拜,还有已经形成的、从上到下的固有风气;随便找个联邦军人来问,对三十八师的印象多半都有:骄傲,蛮横,霸道,自私,不讲理等字眼,仿佛天生高人一等。这种心态注定了他们行事风格,最新式的装备一定优先提供,军需后勤一定先满足他们,人才由他们先挑,若遇到必须由不同部队协同完成的任务三十定要占主导权,从无例外。

    过去在内部讨论时,三十八师军人常这样的话:让那帮废物指挥?算了吧!老子宁可单干。

    作为军人,有自信是好事,骄傲其实是战力的体现,但如果把自己凌驾到所有人之上,带来的不仅仅是树敌那么简单。时间长了,军界渐渐形成共识,人人希望麾下像三十八师那么能征善战,但又真心不愿意与之合作。

    原因很简单,指挥不动。

    事情展到这种地步,实话,三十八师的命运已成必然,只看何时生,在谁的手里生。就事实而言,当这一切真的生,三十八师将士猛然间现自己誓为之效力的国家、同僚竟然是这样看待自己,心情可以想象。

    具体到整改内容,联邦希望彻底扭转三十八师的风气,又不希望它长期脱离战场导致战斗力快衰退,因此才会将其打散,分配到战场的不同角落。四营驻守在这种地方,干些与打仗不沾边的事情,原因正在于此。

    自私,骄傲,不顾大局,不与人配合,任信当众讲出这样的话,放在别处根不算事儿,然而在三十八师、在今天这种场合,已在无形间戳中大忌。毫不夸张地讲,只要牛犇、或者什么人将这一幕上报,稍稍修饰一下,他基上完蛋了!

    藐视政治、肆言妄论乃军人通病,祸从口出的例子,三十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具体到现实,营长完蛋,四营必将迎来动荡,下次调整也许就会脱离战场,去哪个地方维持治安,或者感谢抢险救灾,清理垃圾场的垃圾活。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干什么都是为国家做贡献这句话听起来很有道理,然而对三十八师而言却是不折不扣的羞辱,与堕落。

    经历过无数次“思想转变”方面的学习,三十八师最无知、最鲁莽的人也已知道轻重,。当看到任信失态,牛犇出警告后,周围士兵陷入死一样的沉寂,一个个胸膛剧烈起伏,目光愤慨。

    无声暗流开始涌动,看着牛犇淡漠的面容,平静的眼神,任信感受到的是冷酷与咄咄逼人,止不住怒火再往上涌。

    “卑鄙之徒。”

    想觉得对方有意,自己在不知不觉间上当、被诱出诛心的话,任信极度任性地大喊道:“你这个卑鄙之徒!”

    猛然间这么大转变,牛犇觉得莫名其妙,没等弄明白周围的变化,与安德烈同来的那名参谋站出来,主动伸手。

    “牛犇上尉,黄团长有请。”

    同一时间,指挥室内正朝这边观望的黄少丰吁出一口气,脸上露出微笑。

    “情况不错。”

    (未完待续。)8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