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屋的人都松一口气,原来是意外,真是吓死人了。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郑贵妃笑道:“是意外就好,一个人儿杀一个壮汉,谁信啊?” “呵呵,皇贵妃的是。” “我也不信,想是那蠢汉自个倒地,不心插到脖子。” 满屋的气氛又活跃起来,各人都声笑着,极是欢乐。宫中平日里难得有如此欢乐的时候,极大多数的时间都是死气沉沉的,如今有朱由学这事,足够后宫嫔妃拿来一个月的。 被当成动物园猴看的朱由学满身不自在,但却实在是不知道如何吐槽才好,按名份上讲,满屋子都是他的长辈,他能什么? 李太后满脸的慈爱,对朱由学招招手,道:“乖孙儿快来,让哀家瞧瞧,可伤着你没有。” 朱由学看着万历皇帝,万历皇帝点点头,朱由学这才走上前,就被李太后一把拉过去,上下左右看看,没见到伤,这才满意的道:“没伤着,这就好。皇帝,南衙死的那人按律法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别手软,咱们皇家的尊严可不容冒犯。” 万历皇帝知道能瞒得过别人,却瞒不过十分精明的母亲,能护着他长到成年顺利亲政的李太后有多厉害,别人不清楚,他还能不知道。 万历皇帝忙道:“请母后放心,儿子知道怎么做。” 李太后笑了笑,道:“学儿,你皇爷爷让你去读书,原本是好事,可没想到,第一次出宫,遇上魏国公谋反,没成。第二次又碰到南衙这事,也倒真是巧了。不过依哀家看,没什么大不了的,不是孟子云: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你读书一事诸多波折,正应孟子的话,圣人之言断不会错的。” 将降大任?李太后这话是什么意思?郑贵妃面容不变,心中却是诸多思量。 朱由学能什么?只能乖巧的道:“孙儿记住了。” 万历皇帝笑道:“母亲这话的有道理,儿子想起一个笑话,有一个人,平日里素不让人,一他去买米,正走在街上,对面来个人没给他让路。此人性倔,也不肯让,两人就在街上对峙。 过了一会此人父亲来找他,问:‘家里等你买米下锅呢,为何还站在这儿。’ 此人道:‘我不能买米,是因为他不给我让路。’ 此人父亲大怒,道:‘你尽管去买米,我替你站着,看谁撑得住。’“ 万历皇帝这个笑话确实好笑,登时满宫皆笑,李太后笑了一会,道:“当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皇帝,你可还有什么笑话吗,来哀家听听。“ 有其父必有其子,李太后这话的真有意思,那反过来,有其子必有其父也可以如此喽?这母子俩在打什么哑迷? 在场的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都在想着李太后和皇帝的话是什么意思。 朱由学也想了一想,但立刻就不想了,管他什么意思,我照我的意思来,他朱由学做事,从来不会按别人的心意走,前世是这样,今生也是一样。 他有意要把水搅混,立刻叫道:“皇祖母,我也听过一个笑话,要不要孙儿讲给你听?“ 李太后奇道:“哦,我孙儿也会讲笑话?出来听听?你们也听听,人儿有个大人样,多有趣。“ 众妃嫔都笑,王皇后则是侧着头,笑道:“母后的是,人儿话真是有趣。“ 郑贵妃笑而不语,她在李太后面前可没有王皇后受宠,是以在李太后面前,她一向是寡言少语。 万历皇帝道:“既然你有笑话,便来听听。“着张开手,放在膝盖上。一边张和明白万历皇帝的意思,等会如果万历皇帝将手握成拳头,他便得出面内阁有要折呈上,需紧急处理。 朱由学自然不知道万历皇帝已经准备帮他解围,道:“那我就一个秀才的笑话。一个秀才赶考,帽子忽然掉在地上,书童:“帽子落地了。” 秀才大怒,斥道:“你敢咒我?不许落地,要及地。” 书童记住秀才的话,把帽子捡起来,帮秀才戴上,:“这下再也不会及地了。” 秀才赶考,落地(落第)、及地(及第),就是大明朝再愚的百姓都知道,屋内的嫔妃谁会听不懂?刘昭妃首先“噗嗤”一声笑出来,她一笑,便如是个引子,满屋子都笑。 李太后笑道:“当真有趣的很,看吧,没读过书就会闹这样的笑话,皇上,你让学儿读书当真是煞费苦心。只是弟弟读书,哥哥却没老师,于礼不合吧。” 万历皇帝微微一笑,道:“请母后放心,校儿是长孙,读书选师得慎重,不能和学儿相比。” 李太后点点头,她知道万历皇帝在玩花样,不过她已经久不问事,对此也只是点一点,只要朱常洛还做太子,朱由校读书都是事,犯不着如此逼自个亲儿子。 郑贵妃则是面带微笑,心中震怒,一个两个的,话里话外都带着话音,当我是死人吗?她正想也要个笑话,万历皇帝把手握成拳头,张和连忙出来,道:“万岁爷,内阁首辅李大人有要事启奏,正在乾清宫侯驾。” 李太后撇了一眼,她会不知道儿子的老把戏?只是不破而已。 李太后道:“你有正事,就先去吧,把学儿留下,陪陪我们。你跟李廷机,拜师的事,明个再举行。读书也不差这一。” 万历皇帝要的话全都被李太后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