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家有黄皮子初长成(第1/2页)通灵作家
() 接下来要讲的故事,并不完全是当给曾大伟和刘忠华讲的,因为我们家黄皮子这个事情,是一个系列,索性今就一股脑竹筒倒豆子,和盘托出吧。
另外希望当时在场的话劳不要太见怪,不是我当晚上不想给你讲这么多,而是因为这个系列里面还有一些事是2014年才发生的。
可能有细心的读者朋友有发现,在之前的章节我对于东北五大仙的描述那是毕恭毕敬,都以仙家、老仙儿相称,但是对我家这个黄皮子系列的事件,我是带有一定的情绪的!要知道我对他们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十分不爽!
这个事情可以从我太姥姥年轻时候的一个引子起。
其实在一周之前,我还不确认我们家族是什么时候从关里迁徙到关外的,直到前段时间国庆节,我和爸妈去看我三爷爷,听已经八十一岁还精神矍铄的老人家起,原来我们老家是在大约两百年前,从山东济宁举家闯关东到了辽宁北部,落了脚。
据当时路上,十个人能保存下来四个那就算不错的了,经常有饿倒在路上,再没有起来的。
我们家祖先来到辽北,在一个叫做歪脖子树的村庄住了下来,一住就是近十代人。接下来要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我老爹还没出生呢。我的太姥姥才刚刚跟太姥爷成亲,还是个新媳妇。
他们一家六七口住在村东边的一个大院套里面,日子很清苦。有一,我太姥姥一大早起来,就忙起了伙计。先要倒脏桶、烧洗脸水、做早饭,之后又要喂猪、喂鸡鸭鹅,反正一大早就是一最紧锣密鼓忙得欢的时候,等到我太姥姥自己吃上饭时候,都已经日上三竿了。
就这早上,她拿着盆到仓房里面去盛苞米,那时候基本一日三餐都是吃粗粮,苞米茬子粥、高粱米饭那是太正常不过了。
所的仓房,我们东北也叫下屋,一般是东西厢房,其实很简陋,两三间土坯的房子,苫上草,无非是简简单单遮风避雨放粮食或农具什么的用的。
我太姥姥刚开开仓房的门,外面一道晨阳从门射入昏暗的仓房内,我太姥姥搭眼一看,吓得倒吸了一口冷气,浑身汗毛唰的一声都站起来了。
只见靠门口放着的粮食垛上,稳稳当当坐着一只黄鼠狼!注意,我的是坐着!
当年我太姥姥年纪轻轻,只有二十出头而已,并且老人家目力极好,我时候看她七十多了,做针线活儿的时候,认针都不用戴花镜。接下来是我太姥姥亲眼目睹的场景,绝无艺术加工。
那个黄鼠狼,身体细长黑眼眶、白嘴巴、一身锃亮的黄毛,看那个体长不下半米,尾巴也有三十公分左右。这家伙眼睛眯着,泛着让人无法琢磨的精光。
乡村人家,平日里见个耗子、刺猬、黄鼠狼什么的,都不稀奇,而且那时候自然环境保护的非常好,就算在我时候,南甸子里面野鸭、兔子甚至狐狸,都能看到。甚至还有冬菜窖里面发现狐狸窝的事情。
可是仓房里面这么大个的黄鼠狼,我太姥姥还真是第一次见到。这要是加上尾巴站起来,都快赶四五岁的上孩儿高了。尤其让她老人家接受不了的是这个黄皮子居然还是盘着腿儿,气定神闲地“打坐”在粮食上,俨然就是一位道德极高的居士一般!
看到我太姥姥闯进来,那只黄皮子一不慌来二不忙,慢悠悠地从坐姿改为四脚站立,轻轻地跳下来,悠悠转身,悄无声息地消失在粮食囤后面。
我太姥姥也是年纪轻、胆子大,忘了交代了,她父亲和二叔都是杀猪的,所以我太姥姥从也见过一些血腥场面,胆子还是蛮大的!她见拿黄皮子一转身走了,居然踮起脚儿跟了过去,到粮食囤后面去查看。只见那后面空空如也,并且也没有盗洞之类的。
那只精灵竟然凭空消失了!
仓房中,只留下我太姥姥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那里!我太姥姥抬起头,就看到仓房粮食囤后面的墙上,不知道供奉了多少年的保家仙灵位,上面写着这位黄大仙的名号:黄世人。
他们家的保家仙没有供奉在正房里,也没有单独在房后菜园子里面,盖个几尺高的房子供奉,而是一直供奉在仓房里面。我估计他们的真实想法是,有保家仙在此,老鼠莫入!呵呵,开玩笑哈,黄大仙如果负责捉老鼠,那还养猫干啥呀!
这是我时候听到的第一个关于与我们家族有关的黄皮子的事情,也是从这开始,这个黄大仙跟我们家开始了一段扯不断理还乱的匪夷所思的情缘。
过了好多年,我奶奶都成亲了,有一次我太姥姥家修房子,不知道谁出的主意,把那个保家仙灵位就迁到了我爷爷奶奶家。我印象中,在我时候,逢年过节我除了要给祖先祠堂像磕头,还要拿点着红点点的馒头去给黄大仙上供。
那时候大家也没有人大声疾呼要反对封建迷信什么的,因为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会供奉保家仙,有狐仙有黄仙,但是还是以黄仙居多。狐仙,我只在我同学杨柏梁加看过一次。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再没有看到过这位名字叫做“黄世人”的黄皮子仙长,但是还是延续旧礼,例行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