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流言四起(第2/2页)永乐小郎君
氏的话,李旭挣扎了一会,决定还是先息事宁人。慢慢跪下,李旭冲杨夫人叩了个头,开口道:“岳母明鉴,子从未在外提起过杨家姐,也不可能诋毁姑娘家的清誉。岳母可是听了什么?” “听?”杨夫人闻言大怒,站起身来,拨开一边正准备上前劝阻的张氏,指着李旭:“还用听吗?你在外宣称自己相貌堂堂,杨家女宁愿哄骗她父亲,也要拉你出来见上一面,你为了世俗礼法,狠狠训斥了女一番。此事在金陵府上下传的沸沸扬扬,都我杨家不会教女,竟然连这等丢人的事都做得出来。” 张氏大吃一惊,连忙上前,抚慰杨夫人,又转头狠狠的问道:“李旭,你到底没过这话?” “从未过。”李旭也是一惊,只是现在不是思考的时候,先稳住杨夫人再:“娘,儿子是什么人,你不清楚吗?即便此事发生过,儿子会在外胡,娘你却一点也不知道?” 见张氏陷入沉思,李旭转过来对杨夫人:“岳母大人,子向起誓,若是子有任何诋毁杨姑娘清誉的言行,打雷劈,不得好死。” 这个誓言可谓毒到了极致,一时间,杨夫人也有些踌躇,只是心头气没消,恨恨的坐了下来。张氏回过神,走过来扶着杨夫人:“姐姐,旭儿是妹妹的亲生儿子,他什么秉性妹妹也清楚,这等事情决不是他能做出来的。不得是有人眼红皇上赐婚,故意放出的厥词。姐姐先消消气,此事咱们再合计合计。” “合计什么,再拖下去,若华就要被老爷给打死了!”杨夫人终于绷不住了,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般落下。 “啊?”张氏吓一跳,连忙吩咐李旭:“起来,赶快去杨府找你岳父,不管怎么样,先把你岳父拦下来。” 李旭点点头,起身对杨夫人行了一礼,道:“岳母,此事我定会查个水落石出。”完,便转身跑出前厅,上马向杨府赶去。 不一会,杨府到了,只是现在四门紧闭,只留了一个供下人出入的侧门,紧急之下,李旭没有顾及什么身份,直接从那个门冲了进去。门口的厮吓一跳,正要喊人,却发现是自家的姑爷。虽然流言越传越广,可是两家还没正式解亲,厮也不好真的嚷嚷。只得由他去了。 进入杨府的李旭熟门熟路,直接跑到内院,却被内院的护院给拦了下来。一番通报之后,李旭方才被带进杨士奇的书房。只见杨士奇稳稳当当的站在书案后,低头写字,一时也看不出什么表情来。 李旭缓了缓,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岳父。”却一直没有听到杨士奇的声音,只能维持着拱手弯腰的姿势。 正当李旭觉得快受不了了,杨士奇才开口道:“你来干什么?” “岳母在李府,岳父要动家法,娘让婿过来先解释一番。”李旭稍微送了口气,老实回答道:“婿方才已发毒誓,此事决不是婿所为,请岳父明鉴。” “过来。”杨士奇的声音还是很平稳,听不出情绪,李旭定定神,走到书桌前,却看到杨士奇写了几个字:“树欲静,风不止。”李旭又看向杨士奇,却发现杨士奇嘴角居然带着一丝微笑。 “为父自认没看错过人。”杨士奇开口道:“你若真是那般忘乎所以,口蜜腹剑之辈,当日皇上开口,为父也有办法辞了。” 李旭再行一礼,感激岳父的理解。杨士奇看了一眼,微微笑了笑。把手里的笔递给李旭:“来,写几个字。” 李旭接过笔,思量了一番,手一挥,一首清新脱俗的五律诗出现在宣纸上。 “腊梅落厢顶,红泥添酒晕。 得闻风再起,空穴何处寻? 清白无人赏,冰心落尘泥。 但求相思燕,不复一人行。” 杨士奇细细琢磨,脸上的笑容却渐渐变得有些古怪。 “有这首诗,你岳母和女那关看来是过了。”杨士奇笑着:“至于为父这关,可没那么好过。” 李旭的脸色渐渐阴沉下来,想了想,道:“岳父这关,婿不得不过。” “可有想法了?” “事发突然,婿只想着先平息岳父岳母的怒火。但是婿猜想,此事的目的并不是婿和杨姐,而是有人想对岳父做些手脚。”李旭淡淡的,杨士奇却好像预料到一般,并没有惊讶,而是满意的看了看李旭一眼。 李旭接着道:“要想把流言变佳话,此诗够了。只是......” 杨士奇明白李旭要什么,挥挥手止住了话头,开口道:“此事明日了结,不用多生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