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装病躲清闲(第2/2页)永乐小郎君

张氏从衣袖里拿出一封信递给李旭,李旭接过来,直接撕开封口,拿出信草草读了一遍,又将信推给张氏:“娘,吴管家庄子已经交接完了,只是还有些手尾没有清干净,估计晚点回来。”    张氏却没有看桌上的信,对李旭:“吴管家现在可算你的人,为娘不管了。”    “这个家还是娘在主持,吴管家也是为儿子办事而已。哪有不管的道理。”李旭有些讨好的回答道。    “别净挑些好听的,”张氏喝了口茶,嗔怪道:“儿子能干,为娘也省心,以后这个家还是你来当。”    李旭一听吓一跳,莫非自己又做错什么事情惹张氏生气了?当下连忙:“别别,儿子不是当家的材料,再还要伴读,哪有时间当家啊。”    “你还知道要伴读啊?”张氏装作生气的一拍桌子:“现在病都好了大半月,你还称病赖在家里作甚?你大哥日日入宫当值,你二哥即便没怎么出门,也是在书房苦读,准备今岁下场考试,自己挣出个前程。就你成日只知道在家逗丫鬟取乐。咱李家家风严谨,容不得纨绔子弟。若是你爹见你这惫懒的性子,少不得请家法了。”    李旭一听,顿时哭笑不得,儿子不在家想念,在家又嫌弃,真是千古不变的至理啊。当下只得练练作揖求饶:“娘,儿子明日就去销假!”    张氏这才满意,笑着起身准备回房,门刚拉开,张氏却又回头过来了一句:“伴读就好好伴读,心别把命给读没了。”这才出门回房去。    李旭一愣,心里倒是明白了张氏的意思。    朱瞻基和李旭在元宵节被劫持一事,除了几个参与的人,其他人虽然听到了风声,但事涉皇长孙,也不好随意询问。秦淮河边,虽然有很多人亲眼目睹,只是朱瞻基穿着便服,没几个人能认出来,此事也就被压了下来。只是今看来,张氏还是知道了。    坐在乾清殿侧位的朱高炽虽然已经很累了,但还是正襟危坐,尤其是不能在朱棣面前显露出疲态,免得惹朱棣不喜。    朱棣将御书案左边的那堆奏折拿下一本来,翻开看了看,然后随手交给身边的太监,太监恭恭敬敬的将奏折放到朱高炽面前的桌子上。朱高炽打开一看,是岷王朱楩上奏,西平侯沐晟以下犯上,不尊敬自己,还胆怯畏战,连交趾流民也没办法驱赶出广西府,奏请朱棣降罪于沐晟。    朱高炽之前已经处理过几份奏折,朱棣没好也没不好。但是眼前这封奏折却不好处理。朱楩向来恃宠而骄,肆意妄为,这在朝野上下已是人尽皆知。西平侯沐晟又是功臣之后,性格虽然弱了些,但不至于以下犯上。此事朱高炽觉得自己手里拿着的不是奏折,而是一个烫手山芋。    “如何处置?”朱棣看着另一份奏折,嘴里却开口问道。    想了想,朱高炽觉得还是先问问朱棣的态度再。当下走出侧位,双手将奏折上举道:“父皇,此折事涉藩王叔叔与朝廷重臣,儿臣不敢擅专。”    朱棣放下手里的奏折,笑起来:“你现已是太子,下事皆可明言,不必忌讳。吧,如何处置?”    朱高炽一时间愣了一下,赶紧思索起来,只是没法猜到朱棣的心思,只能左右逢源了。    “父皇,西平侯虽为功臣之后,但这以下犯上之事想来是不会的。哪怕有避战之事,也算不得大过。岷王叔性情稍微急躁了些,才闹出这番误会。儿臣以为,不如下个安抚折子,一来让岷王叔心平气和,二来让西平侯整军防备,不得懈怠。”    朱棣想了想,点点头:“虽然是和稀泥,倒也是个法子。太子,这个折子你替朕来拟。告诉你王叔,西平侯父亲于国有大功,叫他不得开罪为难。”    朱高炽行礼应下,回到侧位坐下,开始草拟安抚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