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新年上课第一日(第2/2页)永乐小郎君

,可是表面上,大家永远都是彬彬有礼,谦和友爱。    李旭和杨若华的流言,只是朱高煦的一次试探而已,劫持朱瞻基才是真正的杀手锏,却没想到被看上去并不起眼的李旭给破坏掉。现在朱高炽当上了太子,想必对朱高煦和朱高燧一定会有所行动。    立太子一事于李旭无关。可是若让朱高煦知道李旭破坏了他的计划,朱高煦一定会报复回来。虽然之前已经和朱瞻基还有陶义对好了辞,可李旭还是有些惴惴不安,想着最近几年要低调一点,不能出什么大风头了。    正想着,门外走进一人来,李旭一看,原来今日是解缙。三人相互行礼,解缙有些意味深长的看了李旭一眼,却没有什么。    “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何解?。”解缙坐下之后没有开始教书,而是考校起朱瞻基来。    朱瞻基想了一会,道:“爱护亲族,则族内众人便不会抱怨。”只见解缙微笑着点点头,又问了一句:“亲族容易抱怨何事?又如何爱护?”    这下朱瞻基怎么也想不明白,正在座位上抓耳挠腮,解缙转过头淡淡的道:“李旭,你来解释。”    李旭还在翻书找是哪一篇呢,突然听见解缙提问,李旭先是一怔,然后回想起刚才朱瞻基的话,有些不确定的回答道:“亲族之怨.......多半是...不均?”    “没错。”解缙笑了起来,对两人解释道:“繁衍生息,理轮回,自古不患寡而患不均,国亦是,家亦是。这一个均字,若要想周全,倒也是大的难题。唯有持心于正,处事于中,或可安亲族之怨。”    “瞻基受教了。”朱瞻基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李旭连忙也跟着行礼,只是心里总感觉解缙话里有话。    接下来,解缙先念一句,然后再详细解释这句的意思,可以是上地下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听的朱瞻基和李旭二人眼花缭乱、欲罢不能。李旭心中暗自赞叹,难怪朱棣会让他来总编《永乐大典》,这翰林院大学士果然名副其实。    这一好不容易熬下来,李旭晃了晃有些涨滞的脑袋,又揉了揉身上已经有些发酸的肌肉,暗地里摇摇头。近两个月没有上课,果然有些不适应了。    回到李府,李旭慢慢的往自己的南院走着,发现沿路上碰见的丫鬟厮个个喜气洋洋,李旭心想莫非是发了双倍月钱?    迎面看见芸香和宝儿两个丫鬟正手挽手笑着些什么。李旭一见心情也大好,凑上前去问道:“可是有什么喜事?”    芸香笑着回答道:“可不是,文姐姐眼瞅着就要出嫁,大少爷的亲事今儿定下了,大奶奶一高兴赏了所有下人双倍月钱。这下三喜临门,我和宝儿正在商量准备什么礼呢。”    “哈?”李旭惊讶得张大嘴巴,半晌都没合上。